賢妻的偏見 - 馮睎乾

賢妻的偏見 - 馮睎乾

前年冬我受宋以朗所託,把錢鍾書致宋淇的信札帶到北京,送給楊絳先生留念。半年後楊先生走了,未幾收到吳學昭女士(楊先生的遺囑執行人)電話,告訴我錢、宋二先生的信,決不出版,言下之意,是希望我們也不要公開。楊先生不想,當然不出。可她逝世不久,她老友鍾叔河就讓她寫的兩封信曝光了,一封寫於二零一零年,竟對張愛玲評頭品足。楊先生這樣寫:「我覺得你們都過高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我的外甥女和張同是聖瑪利女校學生,我的外甥女說張愛玲死要出風頭,故意奇裝異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學都看不起她。我說句平心話,她文筆不錯。但意境卑下。她筆下的女人,都是性飢渴者,你生活的時期和我不同,你未經日寇侵華的日子,在我,漢奸是敵人,對漢奸一概不寬容。『大東亞共榮圈』中人,我們都看不入眼。」
幾年前有人在豆瓣發貼,記錄楊先生談話,彈張愛玲,用詞尖刻,很多網友不信出自百歲老人之口。此貼當時極火,但旋即被刪,然後有自稱是貼主的友人衝出來澄清,說貼主患精神病云云。我看了啼笑皆非,因為只有不了解錢氏夫婦的人,才會不相信是楊先生說的。前年見楊先生,送她《宋淇傳奇》,她見一章談張愛玲,即發表意見,誰知話一出口,照顧她的阿姨即掩住她的嘴,笑着喊奶奶不要亂說話啊。我們都笑了。她想說什麼,我怎會猜不出?張愛玲自幼父母離異,十七歲遭父禁錮,人生遍體鱗傷,才以靚衫平衡心理,內心千瘡百孔,方被渣男有隙可乘。楊先生從小家庭美滿,榮升「最賢的妻」,理所當然,但人習慣了天日光明,便看不見暗室一物,所以她不會懂張愛玲,不懂,自談不上慈悲。楊先生可敬,她對另一女人的偏見,只提醒我們:她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