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英殖時:紅籌股熱爆 北控招股破紀錄

回到英殖時:
紅籌股熱爆 北控招股破紀錄

【97年5月29日】
紅籌股曾受港人熱捧。回歸前一年,至少有18間中資企業來港上市,其中一間叫北京控股(392),錄得超額認購1,275倍。1997年5月29日北控在聯交所(港交所前身)首日掛牌,收報40.2元,較招股價12.8元高出2.2倍,躋身紅籌股「三哥」,更創下首次上市募集資金第一及超額認購倍數等多項港股紀錄。20年後,奇蹟不再,北京控股上周五(26日)收報36.35元。
股評人陳永陸仍記得20年前的墟冚場面,「大家爭相認購,個個都話自己手上有貨」。他說以前內地很多窗口公司借殼來港上市,北控規模最大,公開發售時相當哄動,當年他都有入紙認購,持貨一段時間才賣出,「賺返10蚊、8蚊,有錢賺就走咗」。

回歸後限制配股集資

不過回歸後,內地政府恐資產流失,遂限制配股集資,紅籌股漸走下坡。
中資紅籌股公司非在內地註冊,但業務和資產都側重於內地,由內地政府機構控制。港交所資料顯示,1997年是紅籌股高峯期,主板成交量達10,436億元,佔股份成交29.71%,是1993年至今新高,總市值達4,729億元。
時移世易,現時國企H股增至222間,87%是回歸後才來港上市;紅籌股公司只有152間。
自2003年起,H股已拋離紅籌股,前者去年成交量達39,831億元,佔股份成交比例大幅增至36.02%,總市值逾53,161億元;後者成交量則15,645億元,佔股份成交降至14.15%,總市值約48,989億元。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