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近年經常出土重要文物。考古專家近日指,經掃描墓中出土竹簡,基本確定部份竹簡內容屬失傳約1,800年的《齊論語》(圖),為下一步為文字釋讀做好準備;如能釋讀將是學術界重要發現。
失傳1,800年
專家指,孔子言論匯編的《論語》於古代有《魯論語》、《古論語》和《齊論語》三個版本。現今廣泛流傳、共20篇的《論語》,主要以《魯論語》為主,另《古論語》和《齊論語》則在漢魏時期失傳。古時由齊國學者所著的《齊論語》,則比《魯論語》多出《問王》、《知道》兩篇,一直只知兩篇名稱而不知內容。
海昏侯墓為內地已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漢代列侯等級墳墓,據悉屬出名荒淫、在位27天即被廢,後改封為海昏侯的漢廢帝劉賀。自2011年發掘以來,出土1萬多件珍貴文物。經1年多努力,文物中5,200多枚竹簡已完成第一輪掃描,竹簡內容包括《論語》、《易經》、《禮記》、醫書和奏牘等。
專家指,在出土竹簡上書篇題「智道」,即《齊論語》第22篇《知道》,「基本可確信,海昏侯墓出土竹書「論語」確是失傳1,800年的《齊論語》」。《齊論語》竹簡已完成掃描,下一步將修復和加固等,將作第二輪掃描,為釋讀做好準備。
江西《江南都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