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電話騙案手法層出不窮,近期由猜猜我是誰演變成假冒內地官員行騙。警方今年首4個月接獲182宗假冒官員電騙案,佔整體騙案65%,較去年同期上升28宗。據了解,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今年年底前成立反詐騙協調中心,並會與銀行研究,在非辦公時間凍結懷疑與電騙有關可疑戶口。
警方今年首4個月錄得279宗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輕微減少兩宗,累計損失金額近8,500萬元。當中182宗涉假冒內地官員案件,有156宗招致受害人損失。
逾半受害人30歲以下
東九龍總區重案組第三隊總督察譚威信指,遭假冒官員行騙的事主,56%是30歲以下受害人,不少是內地來港留學生及臨時居港內地人,估計因他們忙於學業或工作,比長者更少看本地新聞,沒留意電話行騙手法有關。最大一宗涉款1,207萬元,64歲女受害人接獲聲稱速遞公司電話,指其涉嚴重罪行,要求交保證金。警方即日起展開電話騙案宣傳周。
他提醒詐騙電話來電顯示多以「+852」作頭。騙徒收取騙款手法有3種,包括指使受害人將款項存入內地指定戶口、親自收錢、要求將款項存入受害人內地新開戶口,誘使受害人下載不知名手機應用程式,竊取銀行密碼等資料。
■記者林社炳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