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一國泰航空(293)突然一口氣裁員600人,規模近二十年最大,情況被形容為屍橫遍野。其實,國泰早於3月發佈全年虧損5.75億港元時,大家都已經心知不妙,現在果然「嚟料」。
最諷刺的是,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海航集團(海南航空母公司)宣佈慶祝成立24年,在香港啟動千人招聘計劃,更出版了《海航的神秘密碼》,講述有關他們成功的經營理念。真是天堂與地獄的分別。
國泰和海航這兩年都常常在新聞上出現,前者大部份是負面新聞,例如服務質素下滑、壞機、炒燶期油。後者就是大舉在香港及海外擴充和收購,不只航空業(維珍澳洲航空、巴西機場、瑞士航空廚餐飲),還有地產(啟德四幅地皮)等等。究竟這成立近70年,曾經為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的國泰發生了甚麼事?
其實自2013年,海航連同其兩子公司香港航空及香港快運不斷以平價短途線狂搶國泰生意。海航亦不斷以銀彈戰術狙擊國泰,更收購本地老牌旅行社如康泰,前後夾擊國泰。
但國泰航空(及港龍)畢竟是香港地頭蟲,面對這樣挑戰,仍穩佔香港航空業約四成半市場(香港機場優先升降權)。國泰與國航(753)的股權互控關係(國泰持有國航18.13%,國航又是國泰的29.99%股東),在國內航線競爭亦不比海航輸蝕。國泰搞到今天如此地步,歸根究底就是自毀長城。
國泰的管理層依然抱着港英時代的吃老本心態,不合時宜又不思進取。完全保守還好,最大的致命傷是無端端去做了一份長達4年的期油合約,用高達每桶90美元去對冲,2015和2016兩年時間,已經蝕了169.3億港元。
以目前50美元一桶油,來年還有大約70億港元對冲虧損「要硬食」。管理層一個不知所謂的決定,把國泰約470億市值輸了一半。國泰大裁員才不過年慳5億大元而已,唔夠補貼期油虧損的零頭,被裁的員工可算是死得冤枉。國泰管理層的表現,正正是大家常說的: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只怕豬一般的隊友。
鄭中正
http://www.fb.com/Raymond-Cheng-for-Council-100806826658712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