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理財】
政府明年中包底推出終身年金,而滙豐保險年金反而標榜非終身、但派足20年,其分紅保險產品主管鄧進健接受專訪時指,投保百萬每月可收取與政府年金一樣水平的5,800元,若不提取年金而將其滾存,歷年分紅年息都有3.5厘,20年複息效應下,累計回報可由已繳總保費的128%提升至184%。
35歲起可投保
只供65歲或以上長者投保的政府終身年金,最快下月公佈詳細方案,估計一筆過投保百萬元,隨後即時每月獲最多5,800元年金至終身,壽命越長所獲年金越多。反觀私營年金則鮮有終身保證,例如滙豐就只賣定期年金(term annuity),規定派發期。以其中一款盈達年金為例,最早可35歲投保,第4年起派發20年年金,壽命長短不影響最終回報,即使投保人較早離世,滙豐亦會派發剩餘期數予後人。
以政府年金月派5,800元為標準,鄧進健指滙豐首3年保費共108萬元,第4年起同樣可月派5,800元,雖保費稍高於政府年金,但保證派20年,另有非保證紅利,「好似高息戶口畀客戶放年金入去滾存」。若客戶選擇每月提取年金,最終回報可達已繳保費的128%;若客戶選擇不提取年金,留在戶口滾存,以該行近10年的分紅率年息達3.5厘作參考,總回報可升至已繳總保費的184%。
鄧進健指政府年金無分紅成份,私營年金分紅大多雖為非保證,但因投資表現與經濟環境掛鈎,理論上回報較能追貼通脹。他續說,該行有足夠投資工具維持分紅率,最少八成資產分配於長期債券等固定收益工具,有相當數量客戶選擇將年金留在戶口滾存,有需要時亦可隨時提取,流動性較一般儲蓄產品高。
雖然政府推出終身年金與私營年金對撼,但鄧進健認為兩者非互相競爭。「每月拎5,800元對某些客戶其實唔夠,建議可先買政府終身年金,保障到衣食住行,再按需要額外買一個定期年金,都係一個適合做法。」隨着港人越趨長壽,滙豐亦正研究優化產品,包括加長年金期等。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亦認為公私營年金可互相配合,萬一較預期早離世,剩下的定期年金也可留給後人。不過客戶若有意將年金滾存,她指不乏債券基金、儲蓄保單等選擇,投保年金原意始終是希望有穩定現金流,累積紅利期間若回報失利,有機會得不償失,還是建議選擇每月提取年金。
記者:陳洛嘉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