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人行大欖涌 反郊園建屋 農場主人:數百螢火蟲飛舞 證具生態價值

300人行大欖涌 反郊園建屋 
農場主人:數百螢火蟲飛舞 證具生態價值

【本報訊】逾10個環團昨日發起集體行山活動,近300人響應號召,在大欖涌郊遊徑行山,要求房協停止研究將大欖郊野公園、馬鞍山郊野公園的邊陲地帶用作房屋發展。有在大欖隧道轉車站附近經營農場的場主指,相信日後若要起屋,農場勢遭推土機鏟平,他指晚上在農場可見到數百隻螢火蟲,力證邊陲地帶並非生態價值低,促當局撤銷建屋研究。
記者:廖梓霖

多個環團昨集體行山,要求房協停止研究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
張志華攝

在大欖隧道轉車站旁經營農場兩年的洪先生指,曾目睹大嶼山發展委員會委員、「梁粉」劉炳章到其農場外的土地視察,相信日後建屋研究一通過,其農場勢無得留低。

環團:發展棕地更加划算

洪強調,大欖郊野公園並非如劉炳章所言生態價值低,以其農場為例,該土地之前被人倒泥頭7年,他租用後清理填土,改用有機耕種,現時農場附近,夜晚可見300多隻螢火蟲飛舞,附近叢林更可找到不同顏色的蝴蝶和蜻蜓,「如果起屋,一定乜都冇」。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房協基本上是發展商,負責提供房屋,質疑特首梁振英讓房協研究,本身已屬偏頗,並不公允。他擔憂若通過郊野公園起樓,日後會波及其他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他稱,大欖郊野公園本身是集水區,不明白為何會有人指該處是禿頭山和生態價值低。

大欖隧道旁農場主人洪先生

學者:生態系統講整體性

李少文續稱,在大欖郊野公園附近有不少棕地,皆是平地,政府何不收回及發展,「平地更加容易去發展交通網絡,更加划算」。他10年前已建議政府發展棕地,棕地研究卻於今年才開始,「政府政策係非常唔合邏輯」。而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的政綱很清楚提到成立委員會研究土地發展的不同方式,為免資源重叠,他促林鄭上任後停止房協研究。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副教授鄒桂昌指,房協的研究是不尋常做法,擔心發展郊野公園先例一開,會令24個郊野公園受威脅。他解釋,輿論經常以一幅土地有沒有稀有物種來斷定其生態價值,惟郊野公園不可能每吋土地都有稀有物種,因生態系統講求整體性,無完整的生命支援系統,可間接令瀕危的品種也不能生存,隨意用郊野公園邊陲地起屋,連帶整個生態系統也會被破壞,「冇普通嘅生境,其他物種都生存唔到」。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