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人都在追看《射鵰英雄傳》的時候,傳來兩位港人成功征服珠峯的新聞。這裏沒有武林高手,只有兩個帶着夢想去尼泊爾的普通人,而登珠峯肯定比上華山艱難得多,他們靠堅毅圓夢歸來,讓人擊掌讚嘆。曾燕紅學生開了面書專頁「海拔8848.44米上的課堂」,這一課,教的是堅持理想,曾老師說到、做到,學生們能學懂幾多,就得靠自己的悟性了。
英雄獨步武林,往往只出現在武俠小說。現實裏,要成就一番事業,不能沒有別人的幫助。在海拔8848.44米的課堂裏,還有另一個很重要但卻永遠被人遺忘的角色:雪巴人。他們在極險峻的環境下,做挑夫、領路,面對雪崩、也負責救援。當來自各地的登山者凱旋而歸的時候,幫他們背着物資引路的雪巴人大概正準備下一趟玩命行程。2014年,大雪崩一次過奪走16名雪巴人的性命。他們為生計而賣命,然而,別說掌聲,人們連他們的名字也不知道、甚至沒有興趣去知道。
幾年前,Discovery頻道曾製作《高山上的雪巴人》,雪巴人談到生活的厄困,說自己因為教育程度不足,做不到別的工作,登山賣命就是唯一能從事的職業。各地的登山者在山刃上實踐夢想,尼泊爾的雪巴人則在山刃上謀生、努力保住登山者也保住自己的命。吳俊霆攻頂之後出現雪盲,錯踏懸崖時就是靠雪巴嚮導死命用繩索拉着;雪盲的人很少能成功下山,雪巴嚮導就不讓他停、不讓他睡,鞭策他直到抵達大本營。
這一堂海拔8848.44米的課,同學們,請多認識雪巴人。沒有他們,無人能登上珠峯。
蘇菲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