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尖沙嘴名校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爆發腸胃炎,34名中五女生前日起陸續出現腹瀉等病徵,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現正調查感染源頭。受影響的有34名中五女學生,年齡介乎16至18歲,她們自本周三(5月24日)起陸續出現腹瀉等病徵,其中一人曾往私家醫生診所求醫,其餘女生情況穩定。
疑食小食部雞扒出事
有家長向《蘋果》表示,懷疑受影響學生是進食了小食部的食物,當中包括雞扒。為何是中五生才出事呢?據說,該校學生其實一向自行出外用膳,留校幫襯小食部本來不多,但前天黑雨,學校為安全起見,要求學生留校用膳,但小食部未能提供大量食品,中一至中四生由學校安排外賣三文治,中五生膳食則由校內小食部負責。
衞生防護中心已對該校進行醫學監察,並就今次集體感染源頭作進一步調查。本月接連發生多宗學校感染腸胃炎個案,5月中將軍澳天主教聖安德肋小學曾爆發諾如病毒,最少影響177人,藍田亦有幼稚園爆發急性腸胃炎,涉及34名學童和3名職員。
醫生鄭志文指,夏天氣溫較高,食物容易變壞,出現集體中毒風險亦較大,惟現時亦增加了病毒性腸胃炎出現,如早前有小學爆發急性腸胃炎,便是感染了諾如病毒,與食物變壞無關。他解釋,腸道病毒主要是透過接觸受污染的物件或食具等感染,有時在春夏季也會出現爆發腸道病毒的高峯期。
■記者袁楚雙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