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每班同學上百人,總有幾個喜歡拿着超厚的書炫耀,不知道是要唬嚇一眾同學,還是要想在女神跟前留個印象。
其實醫書分三大類。枕頭大小,頁數數千,密密麻麻都是蠅頭小楷的是參考書,每一種病的病因、症狀、療法、最新的研究、各家不同的療法和意見都詳細列明。參考書不能用作課本。幾千頁的書,從頭到尾看一次,不眠不休也要數星期,考試前溫習肯定會頭昏腦脹。第二類是教科書,幾百頁左右,由有名的醫學教授執筆,涵蓋了醫學畢業生該懂的知識。還有第三類是所謂「雞精書」,即是lecture notes(筆記或劄記),只是提綱挈領,簡單地列出每種病的成因及療法,不會解釋背後的原因。「雞精書」短小精悍,用作最後衝刺的溫習尚可,但以它作學習的範本,未免簡陋,難以貫通。
第一次上臨床課,我的老師就告誡我們,醫學知識可分三大類。第一類是基本功夫,是每一個醫生都必須掌握的,不懂就不能畢業。第二類的知識較高一個層次,是專科醫生的水平。在醫學院的畢業試若到達這水平是難得,或許會得到榮譽生的光環。第三類是所謂small print, 或是極罕見的疾病,或是新鮮出爐的研究。老師告誡我們,只着眼微末枝節,未能掌握基本,是不少師兄師姐用盡心力,但仍在畢業考試慘遭滑鐵盧的原因。
老師叮囑我們,病人是最好的老師。要當好醫生,一定要爭取每一個機會上病房和病人傾談。之後再到圖書館查參考書,印證他們的症狀和治療方案。若有所得,把心得或以眉批、或以貼紙的方式記在教科書上。考試前翻一次,看過的病例歷歷在目,自然就信心十足了。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