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阿信屋在港深受歡迎,全靠當年引入低價日本零食「水貨」,硬撼傳統超市。惟近年公司開始引入不少內地貨而捱批,老闆林偉駿就此解畫,指過去兩年阿信屋增加中國製食品,是為進軍中國鋪路,坦言只要「質素好唔怕賣喎」,但不會因而減少入進口貨。
網民「負皮」國貨,林偉駿稱明白。「網民可能覺得入去百佳、惠康多大陸貨係應該嘅,但我哋就唔應該。」林稱「唔係我哋去搵」,而是大品牌如日清、維他奶等,早在內地生產,導致中國製貨品增加,但不會因而減少香港分店的進口貨,只是日本貨較精緻,相反國貨「大大件」塞滿店,才有此錯覺。「日本貨依然佔(總貨量)34%至38%。」
內地分店力銷國貨
至於內地發展,阿信屋將改變經營模式,分店會有八、九成賣國貨,亦不怕少賣進口貨會失去優勢。「最緊要價錢實在。大陸工人餐一碗都係10蚊以下,真係個個食得起十幾廿蚊包薯片?」
阿信屋未來有意委託內地有信譽的出口食品廠,做貼牌生產阿信屋品牌的零食或食品,亦會用特許經營店模式擴張。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