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署測試僅得表面數據

路政署測試僅得表面數據

【本報訊】港珠澳橋工程混凝土樣本測試結果涉嫌造假,路政署稱正跟進大橋品質,並補鑊進行目測及非破壞性測試。但有工程界人士指,非破壞性測試透過儀器撞擊石屎可得出堅硬度數據,不過只能得出石屎表面數據,不能檢測橋墩深處石屎情況。
香港工程師學會結構分部前主席兼學會理事劉志健指,非破壞性測試俗稱「打石屎槍」,磨滑石屎表面後,透過儀器撞擊石屎,得出堅硬度數據,但他指這種測試只能得出石屎表面數據,不能檢測橋墩深處石屎情況。

政府疑隱瞞出事位置

他估計署方要進行「抽芯」才能確認內部石屎情況,一般要從橋躉鑽探抽取直徑75毫米至100毫米,深度不多於150毫米的石屎條,然後進行施壓測試。不過,同一橋躉「抽芯」不能進行太多,否則影響結構安全。有參與港珠澳大橋工程人員指,署方單憑目測無用,除非出現即時裂紋,否則難以檢測大橋哪部份結構有問題。打石屎槍只是表面檢測,亦不可能所有地方都打石屎槍測試。
政府日前又指,現時未能掌握涉嫌造假所涉及的工程部份。結構工程師蘇耀坤認為,按現時的工程標準,一般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每塊磚均設電子條碼,可以追蹤到磚塊用於哪處工程位置等資料,他認為「根本冇可能搵唔到,一開電腦就睇到晒,每件物料都追蹤到」。他質疑當局並非找不到受影響的工程部份,只是拒向公眾交代。
■記者鍾雅宜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