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分子近年一再選擇在演唱會、運動場等地點作襲擊目標,令保安問題成為焦點。分析認為在這類大型的會場,襲擊者很容易就可在場外施襲避開安檢。
曼市警方至今也未能確認襲擊者是在場內還是場外引爆炸彈,因此未能確認他有否帶同炸彈通過安檢。無論如何,今次襲擊都顯示現行安檢措施有局限,一些多人聚集的會場外圍公眾地方是明顯的安檢盲點。
大型場館一般都會搜查袋子並有金屬探測器,防止危險品被帶入場。但美國職棒球隊芝加哥小熊發言人格林(Julian Green)指:「場外往往比場內更危險。在場外預早監測可疑行為,越來越重要。」會方近年開始引入360度鏡頭,監測場地內外安全。
曾任職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保安專家艾爾斯指出,安檢規模一般視乎於現場活動的進程及場地大小:「比如說倫敦地鐵,如果安檢像機場那麼誇張,肯定個個遲到。」因此這是個兩難問題。
觀眾:根本無安檢可言
有今次遇襲演唱會的觀眾投訴,曼徹斯特體育館保安太鬆懈。特羅赫喬娃指,他當時幾乎沒被檢查過就成功進場,根本無安檢可言,「他們在乎你有沒有帶水入場多於危險品」。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