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食養東西】
不少長輩都還記得小時候端午節,家人都會為自己佩戴中藥香囊,總之由預防流感到驅蟲驅蚊。「這個習俗在今天自然少了,都市人就算要消毒殺菌,都有消毒藥水啦。」中醫師林宗冠說。醫師指傳統把中藥放到香囊,也算是外治法的一種,防病治病絕對體現在中醫「治未病」的功效。
「中醫的外治法很豐富,例如常見的跌打,膏藥之類,也有燙洗和熏洗的方法來治療痛症,包括我們今次介紹的香囊。」他解釋把芳香辛散的藥物放到香囊裏,讓攜帶者透過呼吸去吸收,發揮其藥效。「端午節其實是春夏之交,蛇蟲出沒多,細菌會比較活躍。古人知到這個時候易生病,天氣暖和濕氣開始多的時候流感亦多,所以帶着香囊可加強預防疾病的作用。」另外他說因為南方所謂疫瘴之氣比較重,香囊可達預防的作用。
古時端午,人們亦會在門口撒雄黃趕走蛇蟲,「因為雄黃是重金屬,有毒性,擔心接觸得太多會中毒,故現在都不建議使用。」不過除了雄黃,大多芳香藥也可驅蟲,醫師就教我們自製安全防蚊蟲香囊,用的都是這些有揮發油的芳香藥。「當中的藿香、佩蘭、荊芥穗等氣味強烈,一些蚊蟲都不喜歡這些味道。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已經有香囊流傳,例如馬王堆漢墓便出土了一些香囊。」
膚乾燥濕疹忌用
古時除了作裝飾用途,香囊的香味還可以掩蓋人的體味,有芬香的作用。古書《寄園寄所寄》還說,西晉期間,有王子上廁所都要婢女掛香囊在側,免得把自己臭倒。醫師指出,香囊都會用一些芳香類藥物有多個作用,可解毒醫感冒,還可「辟瘟」,換言之是預防流行性感冒。中國民俗學者徐龍華引述《本草綱目》卷三指,芳香藥如白芷、荊芥穗、蒼朮、紫蘇、薄荷等都是治傷寒熱病。「這些香囊給成年人用,因為內裏有些芳香類和清熱解毒藥物,嗅着氣味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醫師還介紹一種適合體質差、經常感冒的人用的香囊。「小朋友反反覆覆感冒咳嗽,脾胃都較弱,可加丁香豆蔻在香囊中,改善脾胃功能。」所以大家會發現,其他芳香藥大同小異,但就多了丁香和豆蔻。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用香囊,因「血虛風燥」所致的皮膚乾燥,濕疹、牛皮癬不適合佩戴,因為芳香藥大都是辛溫藥,會令這些皮膚病惡化。「紗袋這些我是在花墟買的,主要選擇一些透氣好一點的,或者是一些布或麻布都可以的,如果有兩層的錦囊就未必適合用作香囊了。」想自製香囊,把藥放到藥盅裏舂碎,然後倒入香囊裏就大功告成。林醫師指小朋友可以掛在心口,大人若覺得不知放哪裏,可以放在自己工作枱的位置也有作用的。香囊裏的中藥,每三至五日就要換,因為藥裏都是揮發油,在空氣暴露久了氣味就會減弱。
記者:陳以恒
攝影:周芝瑩、梁志永
編輯:馮秀珍
美術:利英豪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