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主權移交20年,鄧小平所講的「馬照跑、舞照跳」,表面看來仍堅守着「50年不變」,一切依舊,但內裏已是面目全非。在旺角,這個從60年代已聞名中外的香港紅燈區,亦面臨翻天覆地變化。淨化油尖旺,迎接自由行,成為回歸後的重中之重。一場空前規模的大掃蕩,將五光十色的「陀地學生妹」、「馬拉妹」清掃一空,換來的滿街連鎖店、藥房和找換店的霓虹燈箱。砵蘭街上平地而起的朗豪坊,宣告紅燈區已消失於時代巨輪之中。掃完黃再冚毒,從旺角到尖沙嘴,一家一家Disco關門大吉,直至號稱亞洲最大的D場348宣告結業後,油尖旺正式成為內地客的掃貨天堂。
記者:黃學潤 林熊 襲蕙芝 郭美華
香港沒有合法紅燈區,經營淫業、操控娼妓更是犯法,但一個集購物、潮流、娛樂於一區的九龍心臟地帶──旺角,卻是聞名中外的「地下紅燈區」,不少國際旅遊網站介紹香港蒲點時,亦推介旺角是窺探香港「情色文化」的好去處;其中砵蘭街、上海街、新填地街、豉油街及長沙街更有「色情五街」之稱,色情架步林立,「五步一馬檻,十步一架步」。不過97回歸後,港府計劃開放自由行,打造旺角成九龍旅遊購物天堂,鐵腕掃清賭毒,洗足3年太平地後,旺角終於變天。
妓女遊走供睇辦
「係可以用墟冚嚟形容!當年係叫『流動風景』,熟食市場坐滿馬伕同小姐等開工,普通人想入去都冇位坐。」在旺角成長的香港著名情色文化收藏家曹民偉(小草),對這個紅燈區的分佈圖可謂瞭如指掌,其中有「人肉市場」之稱的豉油街臨時熟食市場,更是香港獨有的沙圈文化;每日有過百穿着暴露的妓女遊走在「色情五街」,吸引嫖客們在路邊「睇辦」。
不過回歸後,旺角出現翻天覆地改變。「在香港及中國人嘅社會,唔容許(紅燈區)存在。黃賭毒黑形成社會四大害,咁係北京絕對唔會容許,所以回歸後,對真正色情嘅黃色事業是不鼓勵不推動」,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只要中央認為不會對管治構成傷害,「(黃業)唔會完全杜絕,但會保持係控制範圍之內」。
「有人就會有黃業」
回歸後,港府立刻推行旺角重建計劃,準備興建兩幢辦公室大廈和零售設施組成大樓,為稍後的自由行政策作準備。至2000年公佈興建一座集酒店、購物商場及商業於一身的朗豪坊,並於05年開幕。03年香港經濟受到沙士疫潮打擊,港府順勢開放自由行,旺角成功變身地標。其後市建局建議耗資接近一億元活化旺角,包括花墟、金魚街、電器街、波鞋街及女人街等,將巿民消費和購物模式,由奶路臣街街舖轉向紅燈區砵蘭街,並引入內地遊客必到的金舖、錶行、藥房及化妝品店進駐。
為了進一步「淨化」紅燈區,油尖旺區議會於02年5月要求食環署清拆熟食市場,署方終收回熟食市場租用權;最後警方及食環署聯合行動,於06年清拆豉油街熟食市場,改建成現時的臨時停車場,令人肉巿場從此消失。回歸後,警方打擊黃賭毒不遺餘力,有「殺雞警司」之稱的施本勵下令每月出動1,000次;其後「鐵腕警司」卓振賢,亦曾下令砵蘭街「熄燈30日」。02年中港警方聯手,歷時5個多月大規模的「火百合行動」,搗破一個營業額逾億元的賣淫集團,轟動中港台。
曾做馬伕10年的Frank眼見旺角變天亦只好轉行,但他認為「舞照跳」至今仍然不變,只是形式改變了:「百貨迎百客,有人就會有(黃業),不論哪個地區都一定會有,舞照跳永遠存在!」
雖然改造了旺角,但改不了黃色事業泛濫,根據警方的數字顯示,近年逾期居留及非法入境者從事賣淫被捕的個案仍持續上升。2015年共有4,589人被捕,較2011年的3,939人上升16.5%。立法會議員梁繼昌於2016年在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上就提議,香港設立紅燈區,以助規管及減少色情場所對居民的滋擾,但遭到反對。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