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英殖時:為符《基本法》教科書趕改版

回到英殖時:
為符《基本法》教科書趕改版

【96年5月25日】
今天的中史教科書以「為中國實現統一邁進一步」形容香港97回歸;部份則加添幾分國仇家恨:「戴卓爾夫人在與鄧小平會見時,仍然擺出強硬的姿態。」不同出版社的內容有少許差異,但用語就必須政治正確,如稱政權交接而非主權移交,中國政府是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等,因為要符合《基本法》規定。
特區籌委會於1996年今日召開第三次大會,通過「關於教科書問題的建議」,回歸後的教科書內容需符合《基本法》,出版社和學校應根據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事實,調整教科書內容。漢榮書局負責人石漢基記得這則新聞,「97年7月1日後開課(新學年),所有不符合《基本法》嘅書,都唔可以喺學校用」。

「等到開課後先至有」

他說當年需較大幅修改的教科書是經濟與公共事務科(EPA),但具體內容不太記得,印象中如不能再用港英年代的立法局等字眼,「總之任何一樣嘢牽涉到違反《基本法》,一定要修改」。部份教科書需重新審批,趕不及暑假出版,「等到開課後先至有」。
除不得越過《基本法》規定,近年教科書也緊跟中央路線。如中史科,有教科書指六四事件非學生運動,「有人從中挑動,在搞『資產階級自由化』」,中史科教師陳仁啟說這種看似「中肯」、沒有立場的內容,非陳述歷史,只是引用中央定性的說法,並不全面。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