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台灣原住民歌手,張惠妹肯定最為人熟識,但其實台灣少數族裔的歌手不在少數。三名分別代表客家、台語、布農語的台灣音樂人,應邀到美國東岸舉行巡迴演唱會;其中,曾參加《中國好歌曲》、身為布農族原住民的歌手王宏恩向《蘋果》表示,紐約是流行音樂發源地,希望用最原始、屬於自己的音樂來「感動觀眾」。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為推廣台灣文化,駐紐約台北文化中心、台灣文化部及民間組織「P2TW」,每年邀請不同歌手到美國東岸免費演出,並參加周日在紐約聯合廣場公園(Union Square Park)舉行、全美最大規模的台灣節慶活動「Passport to Taiwan」。除王宏恩外,今年受邀到美國的歌手還包括剛入圍今年「台灣金曲獎」最佳樂團獎、用客家語創作的「吉那罐子」,及台語唱作人黃昺翔。
曾贏得金曲獎「最佳方言男歌手獎」的王宏恩對《蘋果》表示,5年前曾跟「范范」范瑋琪到西岸表演,但從未到東岸演出,「紐約是流行文化發源地,特別興奮及嚮往,希望也帶點東西回去」。作為少有布農族流行歌手,王宏恩對近年台灣興起「原住民風」感到鼓舞,「更多年輕人用母語創作,重視本土文化」。
王宏恩憶述,兩年前參加電視節目《中國好歌曲》比賽過程中,感到中國懂唱歌的人太多,要突圍而出唯一辦法是「唱自己的文化才最有特色,評判耳朵馬上打開」。到美國前,他曾擔心觀眾對布農語歌曲不受落,最終決定呈現自己最真實一面來「感動觀眾」。
由5名成員組成的吉那罐子,以獨特「Funky」曲風演繹客家音樂,巧妙揉合中西文化。主唱楊淑喻(Gina)透露,上周獲通知首次入圍金曲獎「最佳樂團獎」,認為其客家作品終獲認同,「總算能堅持下來」。她希望在巡迴演唱中,把客家文化藉音樂介紹予北美觀眾。
負責籌備「Passport to Taiwan」的許伯丞透露,三組音樂人將先後到華盛頓、費城、紐約及波士頓演出。有別與往年主題,今年更突顯台灣多元文化一面,「雖然三人演唱語言不同,但皆用上新派演繹方式,讓美國觀眾耳目一新」。
演唱會時間表:
5月24日 晚上7點 華盛頓Twin Oaks
5月25日 晚上7點 華盛頓Hill Center
5月26日 晚上7點 費城Han Dynasty
5月27日 中午1點 紐約Joe’s Pub at the Public Theater
5月28日 中午12點 紐約 Union Square Park
5月29日 晚上7點 波士頓 PA’s Lou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