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君子改過自新倡設吸毒安全屋「保命」

癮君子改過自新
倡設吸毒安全屋「保命」

美國濫藥問題嚴重,從街道上隨地棄置的針筒可見端倪。三藩市計劃仿效加國和歐洲國家設立安全注射毒品場所,防止有人再因過度用藥而死在街上。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38歲的濫藥過來人麥科伊(Gary McCoy),現身說法表示整個青春歲月都蹉跎在不能自拔的毒癮中。17歲開始自行注射安非他命(Crystal Meth,俗稱冰毒)等,之後試過在油站廁所內服用過度出事,但已經失去自控能力。他二十出頭就開展露宿者生活,同時確診愛滋病,曾萌生「被動自殺」的念頭,「我總是希望我服的下劑藥能終結我的性命。」

公共衞生部門估計三藩市現有2.2萬多名像麥科伊經常注射藥物的人,每年更有100人因過度用藥致死。麥科伊對《蘋果》表示:「我那時終日出入收容所、睡在街上,每晚要為自己找個容身處和得到溫飽已經很難了,更別說要控制毒癮,當在這個(惡性)循環愈深,你就愈難停止濫藥。」

現已找到正職,重回正軌的麥科伊和市議長布里德(London Breed)周一到市政廳請願,要求市府仿效加拿大、德國、法國和澳洲等國,設立安全毒品注射屋(Safe Injection Sites,簡稱SIS),圖讓吸毒者減少在公眾場所注射,是在醫護人員監管的場所內進行注射,同時給他們戒毒輔導,亦防止不潔針筒散播血液傳播疾病。布里德亦已籌組15人的安全注射工作小組(Safe Injection Services Task Force) ,成員有醫生、學者、政府代表及愛滋病組織等,將定期開會討論可行性。

不過,較三藩市更早推動設SIS的華盛頓州西雅圖,當地市議員弗里德(Joshua Freed)剛在5月也提出反對的公投議案,擔心此舉變相鼓勵人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