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仲舞照跳?一早冇咗啦!」從事IT界的玩家蕉仔說。自言玩盡全港大小夜總會的他,涉足過大富豪、中國城和富都等大場,當年確實瘋狂上癮,「97年前更加黐咗線,一晚豪花30、40萬係等閒事。」80年代起公司高層每周兩三晚「拉大隊」到夜總會消遣,每人每晚豪花萬元亦面不改容。
回歸後,香港夜總會小姐大多來自內地,「咁點解我唔返大陸玩,嗰度仲平」。他稱自兩、三年前隨老闆到東莞夜總會見識,花街選秀一幕令他大開眼界,「場內有3層,樓梯企滿幾百位身穿晚裝、化韓妝嘅小姐任你揀,5、6個人去,只係7至8萬人民幣,香港一定唔得」。他形容本港夜總會越做越霉,現時只餘下小型夜總會,該行業早已成為歷史。
「馬照跑、舞照跳」有多重解讀,經濟學家關焯照表示,這句話潛藏着「維持香港資本主義社會和自由經濟不變」的意思,時至今日這句說話仍然適用。他分析,鄧小平說「舞照跳」,正值香港經濟蓬勃的80年代,當時本地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達8至10%,當時失業率僅2%,香港與台灣、新加坡、韓國更被稱為「亞洲四小龍」。
經濟學家:港產業老化
回歸至今20年,從經濟角度上看,香港仍是維持資本主義社會,繼續奉行自由經濟,「舞照跳」依然存在,只是今非昔比。今年香港首季經濟增長僅錄得4.3%,失業率3.2%,該百分比已屬全民就業,但關焯照認為,本港四大經濟支柱產業,包括物流、貿易、旅遊和金融已漸走下坡,變得老化。內地華南地區的工廠陸續搬走、中國經濟放緩,令本港物流和貿易需求下降;而金融和旅遊業的發展亦不再具優勢。
■記者郭美華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