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革命 文明大躍進(壹傳媒創辦人 黎智英) - 黎智英

資訊革命 文明大躍進
(壹傳媒創辦人 黎智英) - 黎智英

人基本上是自戀的,每一個年代的人都說這是個獨一無二的年代,我們比下一代優秀,面對的問題也獨特。例如說,這一代的年輕人被縱壞了、草莓了,總之是沒出色,沒比我們年輕時勤奮踏實好。追溯歷史,每一個年代的人說過幾乎同樣的話,這些話都是杞人憂天,自覺天降大任於斯人偉大感覺澎湃的人說的。每一個年代的知識分子都有很多極之享受偉大感覺的人,以救世情操感嘆世風日下,否則怎需要他來救世?但是我們這年代面對的挑戰的確很大,真的很不同。
從最早的狩獵時代進入農業時代,也等於是進入封建時代。無論封建社會制度多不公不義,每個人承先啟後接受血緣世襲的社會地位,卻是維持了很長久和最穩定的時代。八、九歲開始,家做農業的落田幫手,做工藝的跟父輩學師,父親阿爺做的,阿爺的阿爺做的,我跟着做我兒子也跟着我做,終身不渝毫無懸念,工作不變,社會地位不變,生活環境質素也幾乎不變。到了工業革命,農業社會封建制度瓦解,出現了所謂「進步時代」。工業化令大量移民從農村遷徙到城市,城市崛起社會結構蛻變,薪火相傳的職業制度崩潰。從農村遷徙到城市工廠工作做的不再是子承父業,以後兒子也不會承繼他了。但其實人們生活還算穩定,初期工業社會職業也幾乎是終身的,不再是子承父業而已。
但現時的資訊科技革命,我們的職業動盪就大了。從前一技之長職業終身到老,到現在是一技傍不了身,我們需要終身學習到老。資訊社會科技突飛猛進,我們的職業技術不斷更新,因為企業的生產過程不斷被刷新科技顛覆,行業的產品不斷蛻變。拿電話行業為例,不用說早期的「貝爾」(Bell)等電話公司了,就是手機崛起後的巨無霸Motorola和Nokia的手機已不知所終。他們的員工要重新學習,技術更新了才能生產今日蘋果的iPhone。十年後蘋果公司是否仍在生產 iPhone,還是轉型生產現正在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仍是未知數。如果是後者,現正生產iPhone 的員工必須重新學習,技術轉型了才能生產汽車。若蘋果公司仍兼着生產iPhone,以後十年內 iPhone就AI升級的變化必然巨大,生產的員工要不斷學習更新技術才能保住蘋果公司的工作。在資訊時代職業唯一不變的是不斷的學習,自我更新和技術轉型。
從個人角度來看,資訊時代的表表者是我們隨時隨地貼身的手機。它將外在世界透明化,彈指之間世間事物活現眼前。資訊透明人們電光石火間互動,再不用靠經紀、出入口公司、旅行社和婚姻介紹所等等中介服務行業為我們搭配所需。就是收集和整理新聞「搭配」我們認識居住環境和世界的傳媒,也面臨被淘汰的厄運了。傳統傳媒集中資源,記者收集新聞,集合同一理念立場價值觀演繹向大眾傳播,接收的大眾是被動的。現在一機在手世界現形,我們在社交網絡簡訊平台按照自己的共鳴和喜好選擇分享資訊,我們變得主動和自由,而傳媒的一言堂聲音顯得武斷和離身了。手機資訊的個人化也令傳媒的客觀和集體化乏力過時了。
我們甚至是偶然的記者。路過剛好大事爆發拿起手機拍攝影片。例如最近香港地下鐵癲佬自焚傷人或台北捷運狂徒鄭捷斬人事件都是路過的人拍攝到,現場畫面的真實情況是傳媒記者從來採訪不到的,因為記者無可能剛好在現場,只有路過的人才有這機會。路人拍攝後放上網即時讓千萬人分享,這些都是最好最爆的新聞啊,傳媒沒有了最好的新聞,只好求其次做second best的新聞還有生存空間嗎?有的,記者除了採訪新聞還要將新聞故事化,就是將新聞撰寫成新聞故事。這樣記者的工作技能改變了,變得更需要想像力。現在智能機器可以收集資訊自動「撰寫」體育賽事、球賽、股市和財經報道等。這些報道看了你會明白但不好看,因為缺乏人撰寫文章的想像力。這些報道死板並不生動,要由記者生花妙筆的想像力起死回生才會好看。現在撰寫和攝製新聞故事的想像力成為記者重要的工作技能。
資訊時代沒有一技傍身的終身職業,而是以不斷學習更新技術承接科技不同階段的提升,以延續職業生涯至終生。聽來很駭人,其實並不可怕,將來你的AI智能助手從你離開學校或工作開始一直與你共同學習,指出你學習的弱點和關鍵,集中指導對你來說最簡單和扼要的部分去學習,令你學習過程方便簡單和快捷。
以後科技背後幾乎都是AI智能機器驅動,有兩個特點:一,提供的資料是視像化,而且是3D的視像化。學習的教材少了文字的抽象多了視像的具體,而且3D視像例如機器或人體更能讓我們從內裏的視像觀摩,學習的過程簡單、明了和快捷了許多。二,智能手機的智能機器裝載了我們的記憶,我們只需要明白來龍去脈的邏輯不用強記資料細節,操作新學的技術時有手機視像在旁顯示進度,令操作過程簡單明了,更有智能助手從旁指導,我們只需要想像力運用邏輯的配合便可以了,多方便!
資訊時代,世間事物變得具體而形象化,我們怎樣從這樣的世界引伸和予以意義需要很大的想像力,是我們最大的挑戰。幸好我們的記憶存放在手機連接的智能機器裏,我們大腦空出更多空間讓我們發揮更大的想像力,水到渠成萬事俱備,資訊革命是人類文明的大躍進!

黎智英
壹傳媒創辦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