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吳哥窟,除了看古蹟以外,看樹也很有趣。
吳哥窟都被森林侵佔了五百年,古蹟附近到處都是參天大樹。當地人計量樹齡,以一人圍為一百年,那裏的大樹,等閒都要四五圍,樹齡都可成精了。
有兩種樹特別高,一種是桐油樹。桐油樹幹筆直向上,參天之勢。每棵樹的樹幹上,都可找到一個大大的凹位,當地人將之稱為樹的肚臍。用火在這「樹肚臍」上燒十幾二十分鐘,樹裏的桐油就會從「肚臍」中流出,當地人會在流油的中途用細布阻隔,隔出來的油渣可用來點火把,透過細布過濾的油,可用作防水或拋光塗料。
還有一種叫板根樹。這種樹在當地十分常見,樹身巨大,高聳入雲,底部多褶,褶縫巨大,可藏一人,人在樹褶中伸開雙臂才剛剛撐到兩邊,之中的空間距離可想而知。一棵樹下有許多這樣的褶子,樹身如此巨大。這種樹樹幹中空,雨季會把水從根部抽到頂端,儲着不動,樹頂便會開花,但不結果。到旱季,儲在樹中的水又會慢慢流下,滋潤樹身。樹幹光亮,呈金銀二色,在陽光下特別亮麗。這樹的樹根見縫插針,穿過縫之後又會膨脹成巨幹,所以破壞力巨大,吳哥古蹟差不多都是被這樣的樹根鏟塌的。
還有一種,便是海底椰樹。海底椰樹高聳在大地上,成了柬埔寨一個標誌。此樹果實是清甜之品,割開樹幹,有汁流出,先流出來的味甜,可製糖。過半天再流出來的酸味,可用來製醋釀酒。樹葉豐厚,可用作茅屋的屋頂。樹葉梗上呈鋸齒形,赤柬橫行之時,被用作最便宜的殺人凶器,行刑之時,將人反綁,用海底椰樹葉在喉嚨處來回拉鋸,其利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