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5月23日】
《基本法》訂明香港50年不變,但女皇頭郵票,第一日就變。1996年5月23日,郵政署公佈特區政府首批通用郵票,一套16枚出自著名設計師靳埭強手筆,背景清一色是維港景致,因為設計要中立,以配合九七過渡,不得具國家主權或政治色彩,更需由中英聯絡聯合小組拍板才採納。至於沿用了135年的英皇像郵票,回歸後停用。
本港首枚郵票(圖)於1862年面世,一直採用英國君主頭像,例如維多利亞女皇,並會印上皇室徽號如「ER」,即Elizabeth Regina的縮寫。英女皇肖像通用郵票於1997年7月1日起停用,回歸前,凡與女皇頭扯上關係的,都被炒起,也令本港錢幣和郵票市場走上高峯。
錢幣渴市致銀仔荒
「97前,總之有女皇頭都會收。」金輝錢幣郵票公司負責人陳榮輝說,自80年代起中國肯定收回香港,此後凡有英女皇像的錢幣和郵票,都來者不拒,越近回歸,收購價越高。如有大皇冠的五毫錢幣,以高出10倍價收購,再轉售內地,「搞到全港都有銀仔荒」。
「香港50年不變,但我哋嗰行第一日就變。」陳榮輝說,那版炒至2萬元的女皇頭郵票,過了7.1便即降價,「200零蚊都冇人買」。沉寂20年光輝不再,今年又有少許起色,「早兩個月前已經收緊女皇頭銀仔」。他據聞不少內地公司搜購女皇頭硬幣,打算製作紀念品出售,料再翻炒回歸概念。
■記者王家文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