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隊醫隨想︰勞損性運動創傷

運動隊醫隨想︰
勞損性運動創傷

最近兩星期走訪不少運動場,為全港運動會參加者打氣。今屆全港運動會不少踏入決賽階段比賽,都有專業醫療隊伍為運動員提供駐場服務,包括醫生、物理治療師及運動創傷防護師。除了醫療支援外,亦趁機向各參賽運動員及教練推廣運動醫學和預防運動創傷正確知識。
不經不覺,全港運動會已經第六屆,從現場觀察所見,無論賽事規模、比賽配套、參與人數,還是競賽水平,都比以往有進步。專業而生鬼有趣的現場評述、落力打氣的啦啦隊,加上即時網上直播,都令比賽環境和觀賞氣氛非常熾熱,成功感染現場參賽者及觀眾。筆者亦遇見不少熟識的運動員參賽,閒談間發現不少人因為不想錯過這個兩年一度的大型社區體育活動,因而負傷作戰。
每年的五、六月是不少職業或學界體育比賽季尾,亦是最多運動創傷個案求診時間。臨近季尾,不少比賽都踏入激烈的決賽階段,因此,急性運動創傷個案增加也是理所當然。然而,有不少求診的運動員是因為經過一整季的訓練和比賽後,患上不同程度的勞損性運動創傷,並趁季尾完結才看醫生和處理傷患,以迎接新的一年。他們形容這情況好比汽車定期入廠年檢及維修一樣,但事實上,訓練量未必與勞損有最直接關係,反而是因為一些潛在危險因素被忽略而出現勞損。
不少運動員都懂得如何利用裝備以減低受傷風險,例如穿着適當鞋子及衣服,但卻忘記身體上一些最基本因素,例如肌肉力量、平衡發展、柔軟度和靈敏度足夠性等,都影響着患上勞損性運動創傷的機會。因此,各運動員在暑假期間,除了排隊「入廠」治療傷患外,亦應多用時間檢視身體基本功,並藉着假期加以改進,以增加新一季的運動表現及預防勞損性運動創傷。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總監容樹恒教授
隔周二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