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霸主facebook的內容審查準則,首次曝光。英國《衞報》取得fb發給內容過濾員超過100份內部指引及守則,指fb未有完全禁止色情、欺凌和暴力的內容,除非是令人極度不安,用戶是容許分享虐童、虐畜圖片,甚至是直播意圖自殺的行為。外洩文件再次引起外界關注,影響力越來越大的社交媒體,如何平衡道德操守和言論自由。
擁有約20億用戶的fb,過去從未披露其過濾內容的準則,今次內部文件曝光可讓外界一窺全豹,可見fb對暴力內容、仇恨言論、恐怖主義、色情、種族主義、比賽造假、人食人等有爭議內容,都有審查指引。目前,fb僱用了4,500位內容過濾員,應付海量的可疑報告,單是處理假賬戶每周便多達650萬宗。
由於工作繁重,過濾員只有10秒時間來決定可疑內容去留,《衞報》引述一知情人士指情況已有點失控:「facebook根本控制不了其內容,因為它增長得太大太快。」亦有過濾員批評,部份指引前後矛盾,令他們難以適從。
國家元首列受保護範圍
根據fb內部守則,內容出現「有人要槍擊特朗普」等字眼要即刪,理由是特朗普是國家元首,列入受保護範圍。可是,用戶寫「想咬斷婊子頸項,必須要在喉嚨中間位置狠狠用力」卻可以過關,原因是fb不認為這構成確切威脅。其中一份文件更清楚列明,fb容許用戶「使用激烈的語言在網上表達挫折感」。
近期接連有人利用fb直播殺人、強姦或自殺,惹來廣泛抨擊,歐美兩地政府都有聲音要求將fb納入傳統媒體的監管範圍。
fb顯然是在負起道德責任和避免成為一副言行審查機器之間拉扯,例如內部文件解釋,不移除用戶自殘內容的原因,是希望引起外界關注,阻止悲劇發生,fb視「用戶張貼自殘內容是哭着求救的表現,刪掉內容無疑令用戶求救無門」。
指公眾有知情權
fb全球政策管理主管比克特,為平台常常出現令人不安的片段辯護,認為部份有新聞價值,公眾有權知道,她說:「舉個例子,假如在2001年9月11日,旁觀者用fb直播世貿雙子塔上有人躍下的片段,我們在當時及事後也不會移除內容……對於有人上載關於自殘或自殺內容,我們是希望他們的親友可以提供協助。」
英國《衞報》
部份審查例子
暴力死亡片段:不一定要刪走,但須標記會令人不安
暴力及虐童圖片:毋須移除,除非含色情或涉及名人
烹狗圖片:可以分享,但須標記會令人不安
白人至上的3K黨人畫像:移除
手繪性愛圖片:可以分享
數碼製造描述性愛活動圖片:不可以分享
納粹大屠殺有裸體的歷史照:可以分享
墮胎片段:可以分享,但不准有裸露成份
直播自殘:可以,fb不希望審查處於困難的人
留言「我想找人幹掉你」:視為發洩情緒,不視為確切威脅,可保留
留言「有人槍擊特朗普」:移除,因為特朗普是國家元首
留言「去毆打這群肥仔」:可以分享
未經同意分享別人私影裸照:移除
指特朗普是納粹分子:可以分享
展示槍械圖片:可以分享
拉登圖片:移除
血腥的玩具圖片:可以分享
美軍虐囚圖片:可以分享
死者棺材照:可以分享
納粹畫報:移除
詛咒留言:可以分享
資料來源: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