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間團體力倡保育、位於市建局上環重建項目內的戰前唐樓「永和號」終獲整幢保留。該唐樓原為雜貨店永和號,09年結業後丟空至今,市建局收購業權後原本計劃只保留外牆,但最近改變方案,決定整幢保留,地下將活化作商舖,但料因此損失最少四千呎樓面面積,推算損失收益逾億元。
市建局料少收逾億元
位於威靈頓街120號的永和號位處於上環卑利街及嘉咸街重建項目範圍,過去不少民間團體指永和號是本港碩果僅存的「背靠側」建築,擁有逾130年歷史,力倡全幢保育。據知市建局原本只計劃保留其外牆,唐樓位置將興建升降機通往項目其他地方,根據發展大綱圖該處被劃為商業用地。
市建局早前於中西區區議會透露將改變方案,全幢保留永和號,市建局主席蘇慶和在昨日出版的季刊中稱,因聽到社區對整幢保育的期望,故在技術可行及結構安全下考慮,在完成復修後將其活化作地舖。
《明報》引述消息指,因受《建築物條例》限制,永和號內部結構殘破,市建局決定將二樓及三樓空置,只保留地下一層復修後用作地舖,亦不會將該地盤的地積比轉移至其他項目,預料6至7年後重開。據悉,由於要整幢保育唐樓,故周邊建築物或要向後移,令總樓面面積損失約四千平方呎,推算損失收益逾億元,但此只屬非常粗略的估算。而市建局早前已在唐樓內外加裝多條樁柱作支撐,並一直監察唐樓狀況。永和號關注組發言人徐聖傑歡迎建議,但希望二、三樓可局部開放,設導團賞供市民參觀。
■記者鍾雅宜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