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傳獲海航洽購,惠理(806)恐染紅!《彭博》昨午引述消息指,「股壇金手指」謝清海創辦的惠理正獲海航洽購,相當於集團市值逾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並指洽購股份包括謝清海的持股。受消息刺激,惠理昨午後急彈8.6%並停牌,晚上發公告,確認謝清海及另一創辦人葉維義,獲一第三方洽購其惠理持股。基金界指消息在業內盛傳多時,估計是惠理為打入內地鋪路,但謝清海會否全身而退,才是交易的關鍵。
記者:林靜 陳洛嘉
惠理昨晚發公告,指獲主要股東謝清海及葉維義告知,獲一獨立第三方接洽,並已於今年1月24日就有可能收購惠理的權益,簽訂無約束力諒解備忘錄,商討仍在進行,尚未達最終協議。目前謝清海持有惠理24.9%股份,及可認購5,652萬股尚未行使的認股權;而葉維義則持股16.14%,二人持股分別市值40億及23億元。惠理及海航發言人昨日不評論市場傳聞。
有助惠理打入內地
據悉,謝清海有意出售股權予海航一事,在惠理內部流傳已久,謝已年屆63歲,隨時可退休;加上拓展內地市場亦遇阻滯,難覓有效銷售渠道,找中資夥伴合作合情理。至於謝清海會一次過沽清手上持股、還是分批出售則難以預計,但長遠惠理都恐難逃染紅。
惠理昨午1時26分停牌,報7.85元,市值145億元。該股昨一度升11%,累計今年彈27%,2015年「港股大時代」高位則逾18元,07年11月上市至今累積升幅不足3%。截至4月底止惠理管理基金總規模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規模高峯在2015年6月,達178億美元。
有基金界人士指,謝清海有意賣盤予中資在業內傳出多時,以惠理管理千億基金規模,在區內成熟市場再進一步擴張的機會已不大,唯一潛力在中國,但要打入中國還看人脈,引入中資是惠理的自然發展。
市場憂賣予外行人
有中資基金指,謝清海是惠理靈魂人物及價值所在,倘他全身而退,某程度反映不看好基金業發展。另一基金亦指,環球市場的當炒股傾向至單一板塊,主動型基金要爭取額外回報變得極困難,加上ETF(指數買賣基金)大行其道,即使進入內地市場亦難扭轉困局,謝清海「搵個靚位exit(退出)都係人之常情」。但由於交易是「內行人賣畀外行人」,他亦傾向看淡惠理。
惠理是謝清海與葉維義在1993年創辦,推崇價值投資法,為港首家上市基金公司。1954年在馬來西亞華人基層出生的謝清海,20歲時來港做財經記者,15年後轉任分析員,4年後組基金,因多次發掘高升值潛力次線股而被封「股壇金手指」,並由窮小子搖身變成億萬富翁。外界一直認為,41歲的惠理副主席蘇俊祺,是謝清海選定的接班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