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幾何時,「打倒李鵬」和「叫我梁特首」一樣,是一代潮語;飛霜六月,有知的人撕心裂肺,大專容許學生延遲考試。為了傳承歷史、補完記憶,社運人陳景輝自去年開始翻找舊剪報、舊書刊,搜集歷史碎片,用9個月時間編製《從支援中創造 有待相認的八九香港》導賞小冊子,希望以更立體的八九香港面貌,說明六四不只是「鄰近地區的事」。
陳景輝在書中提到,當年李鵬是家喻戶曉的反面教材人物,「打倒李鵬」不只是口號,更一度是時興開場白。當時理工學院亦曾因應社會運動,允許將學期考試分兩次進行,學生若因情緒關係無法在6月應考,可參加8、9月的考試。
展現港人人情味
小冊子的文字資料由陳景輝整理,插圖就由1993年生的設計師凱琳負責。凱琳說,故事的細節充滿香港的人情味和傻勁,是全港不同年紀、階層的人為民主理想付出,所以插圖較活潑,與過往總是勾連坦克、血紅沉重的畫面有別。陳景輝坦言,新一代對六四有了傳承危機,期望藉小冊子補回喪失的片段,展現六四一直都是本土事的初衷。
■記者馬志剛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