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8年前集會地導賞團本土視角細說六四

重返28年前集會地
導賞團本土視角細說六四

【本報訊】會有一天,夏慤道化海成沙,彌敦道被時日輾碎,催淚彈、胡椒噴霧走進歷史,老舊黃絲帶被唾棄一如維園的燭光——過氣的時代符號。社運人陳景輝不甘六四的一切埋在柏油路下,透過導賞團與新生代重返當年集會重地,述說28年前的人和事,從本土視角重新繪製那時的熱血記憶,寄望港人正視同屬本土的八九歲月。
記者:馬志剛

近年本土思潮冒起,六四屠城被視為「鄰近地區內部事務」,切割不關注成校園潮流。陳景輝與文化人江瓊珠反其道而行,合辦六四導賞團,在剛過去的5月21日舉行新一輪導賞,第一站來到跑馬地。1989年同日香港有100萬人大遊行,跑馬地馬場正是遊行終點集會所在地,同日支聯會正式成立;之後的「民主歌聲獻中華」與「黑色大靜坐」亦在此舉行。陳景輝形容那是港人「覺醒」里程碑,香港自此不再只是「馬照跑、舞照跳」的拜金城市。

跑馬地馬場是當年100萬人大遊行終點集會所在地,「民主歌聲獻中華」與「黑色大靜坐」亦在此舉行。 資料圖片

新華社員工曾掛支持橫額

第二站是伊利沙伯體育館旁邊小巷,對面就是當年的新華社。那時候學生在新華社門外發動絕食靜坐抗爭,到中國總理李鵬5月19日宣佈北京學運是動亂,當晚有大批市民自發前往小巷聚集,通宵討論事態,5月30日正式成立為「民主台」。
舊新華社現址是一家酒店,在1989年的時空是中國大陸駐港最高機構。陳景輝說,當年有員工在門外掛上「堅決支持北京學生愛國民主運動」橫額,社長更仿效趙紫陽慰問門前絕食學生,「你想唔想像到,去中聯辦示威,中聯辦啲人走出嚟話支持你?」他指港人拒絕承認屠夫政權、反共等意識,正在此時形成。
導賞團再到中環遮打花園。這是當年5月4日本港13間大專院校共3,000多名學生遊行後集會所在地,陳景輝指,那個年代有幾千人遊行集會,對社會而言很大震撼,亦為香港日後以遊行集會作為表達訴求的方式奠定基礎。
陳景輝指,若今天要立足本土抗爭,不可能繞過當年香港發生過的事,「如果冇八九,相信香港人未必知道廣場佔領係爭取民主嘅方式,未必會對青年學生做先鋒有額外支持,亦唔會有2014年佔領嘅土壤」。陳冀港人回想當年如何從支援北京學生,創立出今日香港的民主條件,「遺忘八九六四,就好似本土忘記本土」。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