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京富商季昌群旗下的豐盛(607),自4月25日被沽空機構Glaucus緊咬不放,接連發出兩份沽空報告。豐盛執董王波、首席運營官袁志平受訪時指,據市場數據,2月10日至4月25日於市場可用作借貨沽空的股份達9億多股,惟4月25日後已交易逾7億股,料市場僅餘1至2億股可作沽空,意味對方再出招亦影響有限。
豐盛在4月受Glaucus狙擊,指其為「全球最大股價操縱案」,股價將挫七至八成,又質疑集團多項關連交易及押股融資等。集團則曾安排投資者會議及管理層受訪,惟Glaucus再於5月4日發表報告,為進一步澄清,集團索性上周安排中港傳媒前往南京參觀旗下項目及同系公司中國高速傳動(658)廠房。
早前市場曾多次傳出老闆季昌群將以巨資回購公司股份,袁志平承認回購並無啟動,全因股價在沽空報告出現後已回復正常,回購並不合適。4月24日至今,豐盛股價累升達15.4%。
減少關連交易
王波及袁志平強調,沽空機構亦是市場參與者,非要妖魔化對方,但認為對方並無看到集團真實情況,特別是「對中國大陸,以千里之外的老外角度看,可能有些不符合他們的文化,但不一定成沽空理由,更多是利用了市場恐慌」。
對於沽空機構的多項質疑,王波指,集團已進行一連串動作,包括解除卓爾(2098)的股份質押等行動,因市場對關連交易「印象不好」,但他解釋集團當年是借殼上市,是淨負債、淨虧損的狀態,故需要在2013、2014年向大股東收購優質項目,但自2015年起已減少,未來趨勢亦會越來越少。
談及利潤大部份來自投資收益,王波強調,公司並無隱瞞,年報都有公開,去年收購的中國高速傳動今年將全面併表,去年中國高速傳動純利為11億元,加上近年收購包括新能源裝備製造、文化旅遊、健康醫養及健康地產等四板塊都培育需時,故預期未來投資收益佔比將會減少。集團往後仍會繼續併購,惟無考慮供股集資,會考慮發新股,認為是不增加負債下保持現金流的最佳方案。
高速傳動行政總裁胡吉春則指,豐盛入股後主要是戰略投資者角色,業務仍由舊有團隊發展,去年風力發電齒輪業務有所下降,但作為通用電氣(GE)全球最大供應商,目前海外收入已佔總體的34.6%,目標是2020年前將海外及中國業務達至五五比。今年風力發電齒輪業務出貨目標約17吉瓦。
記者:方楚茵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