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年】10年前,《財富》雜誌修正97前的評估,認為香港未死。到了今天,經歷了20年驚濤跌宕、千山萬水的香港人卻赫然發現,當下才是真.1997。
97年憂慮的懼怕的,似乎一一應驗。50年的期票過了快將一半,2047又是另一大限?
本報今起推出「香港20年」專題系列,梳理20年來我們走過的路,也探究應該如何走下去。
香港1997年7月1日回歸,「民主回歸、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曾令港人相信可命運自決;但回歸20年,民主遲遲未見,中共對民主回歸承諾成為空話,年輕一代在失望與憤怒下,有人提出港獨、本土自決訴求。回望20年走過崎嶇民主路,老、中、青三代人各有看法,曾參與《基本法》起草的李柱銘、大學年代參與民運的林耀強,仍相信民主回歸是出路,要繼續爭取真普選,而30多年前已提出自決的劉慧卿慨嘆不獲主流民意支持,但作為回歸後新生代的羅冠聰,表明不信中共,港人自決才是出路。三代香港人,對未來香港民主路看法,或正預視在下個20年爭取民主的路向。
李柱銘:仍信民主回歸
【本報訊】自80年代開始,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一直主張香港民主回歸,雖然香港回歸廿年仍未見真普選,李亦曾有過氣結、悲觀的時候,但到今天仍堅信民主回歸是香港唯一選擇,若非港人一直堅持爭取民主,香港已變成澳門。面對香港遲遲未有真普選,李認為責任在中國未有遵守承諾,呼籲中共領導人糾正過去廿年對港政策的錯誤,「應該行返鄧小平個初衷,要信香港人,若果你唔信香港人,咁點行一國兩制?」
82年提港獨遭京官反對
1985至89年曾任基本法草委的李柱銘接受本報專訪,談到香港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情況,是否與當年預想落差很大時,形容自己在起草《基本法》期間,一直對香港情況感樂觀;至89年六四事件後,才開始對香港前途感到暗淡,並在香港回歸當晚感到氣結,「民主配套香港齊晒,點解要等咁耐先有民主?我條氣好唔順」。
問到回歸廿年後,是否仍覺民主回歸是香港唯一選擇時,李透露1982年他與已故全國人大香港區代表廖瑤珠帶領一班專業人士訪京,他記得當得時與港澳辦副主任李後、秘書長魯平討論香港前途問題,他當時提過港獨可能性、亦有在座人士提「主權換治權」方案,但全遭京官強烈反對,最終不歡而散,「獨立我講過㗎,但知道唔得吖嘛,佢哋(中共)唔肯」。
李又指,當年82年,未到97年,「如果我哋搞革命,要先打英軍,英軍唔夠打,解放軍實嚟幫手,咁我哋點打?根本諗都唔使諗,所以(港獨)根本係做唔到嘅嘢嚟」。
他坦言,過去廿年一直自問,除民主回歸外,有否其他更好的路線,但得到的答案是:「𠵱家再行返轉頭,我都係呢條路。」李又回想2014年傘運爆發後3日,曾被一名女大學生流淚質問他,為何當年他要接受一國兩制,未有推動港獨和搞革命,「我話如果你哋真係想革命,唔應該賴我哋,因為革命隨時可以做,但我會勸你唔好做,因為係做唔到,我問佢可以點做,佢答我唔到,佢哋都冇方案」,又指現時所謂港獨,亦只是流於「講獨」,根本沒實質內容。
對於有人主張香港自決,李認為讓年輕一代討論2047後的香港前途並無問題,「自決唔一定係獨立,點解畀年輕人講吓都唔得?」對於香港民主前景,李稱保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為習近平不會持續極左路線,亦對香港年輕一代有希望,相信香港2047年前已落實真普選,「(民主)嗰啲果籽已經喺年輕人腦海入面播咗,點可以話失敗?」
■記者林俊謙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