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線值十億 - 左丁山

米線值十億 - 左丁山

左丁山孤陋寡聞,不識日本有一間「丸龜」,更不識香港有一間「譚仔」,看報知道前者可能出價收購後者,代價傳聞係十億元,都幾多錢噃,於是問記者小G:「你係日本通,知唔知呢兩間食店呀?」小G大笑:「你真係堅離地,譚仔雲南米線你都未試過呀?去咁多陸羽、上海總會,試吓啲本地連鎖店啦,好心你。」試也無妨啫,在中環邊條街?小G即刻上網一查,回答話:「對唔住,中環冇譚仔雲南米線,唔怪得你唔識。」雲南米線都食過嘅,口味好似淡一啲,要加醬油加辣,又唔啱左丁山脾胃,所以一直冇留意有啲乜嘢「米線名店」。原來日本人睇中咗「譚仔」,咁就祝佢地合併好運,不同文化嘅食店合併之後,雖則可以分開獨立經營,但日本人與中國人之飲食文化始終有鴻溝分隔,未必可以最後成功嘅。
想當年,左丁山所屬嘅投資基金夥拍泰國企業(擁有Pizza Hut泰國經營權)到北京搵合作對象,開設北京必勝客,得高人介紹,以為可以開得順利,點知談判需時,拖延近兩年,等到六四之前先至簽約拍板!一簽就發生六四,卒之又拖延注資,去到92年初先至正式開業,左丁山早已轉行做傳媒了。在籌備期間,必勝客要依足營運指引,一板一眼,不能乖離,點知請到嘅廚房人員一時話Pizza(當時北京合夥人要求叫做必薄餅)唔啱北京人口味,一時又話加少少中國元素會更好食,於是搞到總經理(由台灣請來,曾任台灣Pizza Hut高層)大怒,聲言要炒晒班人,另請一班完全未識廚房為何物嘅年青人開工。開業後嘅運作究竟如何,因左丁山已離開,唔知道咯。開連鎖食店為求口味統一,材料統一,監控財政統一,斷不容許啲廚師、店長發揮創意,不依照中央制訂嘅manual辦事,譚仔係家族生意,將來賣咗俾丸龜之後,變成企業一部份,能否融合順利,頗具挑戰性。
小G嘅同事C仔唔抵得左丁山未食過譚仔雲南米線,話要在黃埔花園買碗外賣俾左丁山試吓,小G立即提醒佢:「黃埔間譚仔,係譚仔三哥,唔同㗎!」真混淆,問個究竟,原來又係家族分家嘅後果,幸好未弄成爭產啫,香港不少成功嘅大家族企業每每難以避爭產一事,最新例子係鷹君家族,鷹君羅氏六位公子位位叻仔,醒目過人,竟然都唔可以內部和平協商解決分歧,而搞到家書公開,真令人感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