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圓夢 兒孫分享喜悅遲來44年的婚禮 車公見證

老夫妻圓夢 兒孫分享喜悅
遲來44年的婚禮 車公見證

【本報訊】44年前一段港澳婚姻,丈夫獨自乘船到澳門接新娘回港,沒有婚宴、沒有嫁衣,二人僅於家中完成結婚儀式。44年過後,因妻子一句「希望可以彌補當年嘅遺憾」,二人選擇在這象徵「我愛你」(5月20日)的日子,採取傳統中式禮儀,身穿華麗精緻的嫁衣,於沙田車公廟舉辦一場遲來的婚禮。
記者:紀靜雯

許氏夫婦昨穿上精緻中式禮服,一臉喜悅。

華人廟宇委員會昨日在普通話諧音「我愛你」的日子,邀請10對結婚逾20年的夫婦及3對準新人,於車公廟舉行集體中式婚禮,在車公見證下共諧連理。婚禮在鳴鑼9響下開始,象徵長長久久,13對新人於醒獅、麒麟、金童玉女帶領下進場。他們身穿人手繡製、華麗精緻的中式婚服,步入廟殿內,並進行上香、簪花掛紅、拜堂及合巹交杯等傳統婚嫁習俗。
其中一對許氏夫婦分別69及65歲,結婚44年。當年許太住在澳門,一水之隔,結婚當日丈夫須長途跋涉,獨自乘船到澳門接新娘回港,「當日情況複雜,又遇到賽車日,要走好耐路,而且要過關,所以兩個都係着便服」。因經濟不充裕,二人未有舉辦婚宴,僅於家中舉行簡單「斟茶」儀式。

年輕新人︰跪到腳震

當日未有正式婚禮,成許太多年來的遺憾。她說得悉廟宇將舉行婚禮活動,「如果有機會參加呢個活動,可以彌補我當年嘅遺憾」。正因這句話,許太打動了丈夫,二人終穿上華麗精緻的中式婚服,「第一次着裙褂,好開心」。二人昨在兒孫祝福下,舉辦了遲來的婚禮。
活動亦吸引年輕準新人參加,32歲的曾先生及太太明將進行簽紙註冊,昨亦有到車公廟進行婚禮。曾先生指二人一直想籌辦傳統中式婚禮,「我哋好鍾意啲傳統中國文化,覺得拜堂有別於普遍儀式,通常𠵱家都係去教堂,或者喺屋企做儀式,但廟宇有神明保佑、做加持,又畀更多人見證,好有意義」。
傳統婚禮儀式繁多,曾先生笑言並不習慣,「誦經環節,冇諗過咁長,真係跪到隻腳震晒!」準曾太則對身穿裙褂感到難忘,「裙褂身材要番咁上下先着到!」但她笑指自己身材較纖瘦,不用刻意減肥。二人緣份自出生開始已有牽連,「我哋同一間醫院出世、同一間幼稚園、小學、中學,住同一個寮屋區,中二開始認識大家,6年前正式拍拖」。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