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證券「偷步」公佈業績

騰訊證券「偷步」公佈業績

【本報訊】騰訊(700)旗下騰訊證券出現「偷步」公佈騰訊業績情況,早港交所(388)近半小時公佈!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港交所約10年放寬上市公司刊登憲報規定,是希望訊息統一在港交所網站發放,是次騰訊業績先在內地媒體流傳,做法「本末倒置」。
昨日內地媒體搶先在下午4時28分公佈業績主要數據,至下午4時34分,騰訊旗下的騰訊證券更公佈詳盡業績。

有內地媒體搶先在下午4時28分(紅圈示)已公佈騰訊業績主要數據。 互聯網

港交所披露易直至下午4時59分(紅圈示)才出現業績公告。 互聯網

快過披露易近半小時

港交所披露易直至下午4時59分才出現業績公告,足足遲了半小時。譚紹興指,是次事件少見,一般公司會先將業績上載港交所披露易網站,才上載於公司本身網頁。
至截稿前,證監會發言人不評論事件。港交所不評論個別個案,但就指公告、通告或其他文件「登載的時間應與發行人在本交易所網站上登載有關文件的電子版本的時間相同。」騰訊則回應指,「我們正在對事件進行了解和調查,有結果時會對外公佈。」
中資企業業績「早洩」事件早年屢有發生,2013年國資委於網站提早洩露聯通(762)的中期業績,令聯通尷尬地中途停牌。國壽(2628)董事長楊明生同年於業績公佈前,突然對傳媒表示集團2012年度業績有改善,拖累國壽要停牌澄清;另一國企神華(1088),同期也因為有職員將一份上年度業績報告遺漏在影印店,最後被網民拍照上載,令業績提前曝光。
證監去年3月,一度就「應如何披露內幕消息」發指引,指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07C條規定,內幕消息須以公眾能平等、適時及有效取得的披露方式作出。證監指,公司透過其他方式發佈消息,可能導致資料披露不均風險,及可能令某些市場參與者產生不公平優勢,或損其他投資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