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友會演講前,同財資T閒談,知道佢以前在美資銀行工作,曾派駐新加坡9年之久,所以攞咗新加坡護照,兒子亦在新加坡出世。佢強調新加坡嘅教育升學壓力比香港還要大,考試成績唔好,就決定一生前途,因為政府會將考試分數差啲嘅學生派至職業學校,以後走勞工路線,精英學生就入「學術」路線,以後有機會入大學,當政府官及銀行家,會計師等等等。財資T話:「升學壓力喎,香港家長如未有新加坡經驗,唔駛講到咁大聲。」佢有冇一手經驗呀?財資T話:「咁就冇,因為兒子四歲時,我地就舉家回港,我轉工去第二間銀行吖嘛!」
香港為咗TSA,教育界爭論不休,學校及家長分為兩派,形成分裂局面,其實係可以避免嘅。退休校長L話,小三TSA嘅題目宜淺不宜深,宜大路不宜tricky(陰學生)路,弄成今日局面,負責出題目嘅當局,應負責任。校長L堅持TSA(現BCA)唔考唔得,否則十年後嘅香港學生水平,分分鐘大倒退!教育局嘅官員大概認同此點,所以力撐BCA,消息話林鄭已屬意資歷比較淺嘅教育局副局長楊潤雄升正做局長。而林鄭競選時傾向廢除BCA(梁振英則大力支持BCA),唔知楊潤雄如果真係做咗局長,會否完全聽晒林鄭特首之言,強迫教育局官員廢除BCA呢?做政治任命官員,隨時要打倒昨日之我,否則就要行人,睇吓美國FBI局長科米,少少對特朗普不敬,就立即丟烏紗帽,便知唔睇老細面色,後果堪虞,中外皆然!
有說香港學生在本地教育制度之下,只識考試,缺世界視野,有金錢能力家長,紛紛送子女入國際學校,希望考入英美一流大學。其實睇真啲,今天嘅年輕人因互聯網資訊發達,好學生往往對世界認識,多過左丁山一代。香港大學校友Jason Yip捨棄ibank筍工,轉往國際紅十字會工作,出入阿富汗、巴勒斯坦之事,已廣為人知。幾日前碰到一位經濟分析員,問吓佢嘅背景,原來係中大新亞經濟系校友,讀完中大哲學碩士,就考入財政司司長辦公室做經濟分析師,呢個係高薪職位,月薪與政務官差不多,但呢位校友為擴濶視野,放棄高薪,辭工去做智庫,跟住考入聯合國,今個星期去非洲盧旺達上工做經濟師。左丁山問佢人工如何,佢話:「比香港政府少一截,而且生活環境差好遠㗎,不過境界大大不同呢!」左丁山讚佢有勇氣,叫佢買多啲預防瘧疾、寨卡病,及慎防染上HIV啦。師弟話驚太多就唔敢去非洲㗎嘞,何況盧旺達!左丁山就記起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死亡人數在50萬人以上,梗係驚啦,邊度有呢位師弟咁好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