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債券通未來開通後,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銀行間債市料更順暢,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若未開放予個人投資者,僅是停留在機構層面,或會與現有政策重叠。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指,若果債券通未有開放予專業投資者,只容許機構參與,或會與現有QFII、RQFII,以及去年開放中國銀行間債市予境外機構投資者等渠道重複。而現時基金互認亦設有南下債券基金,故此整體增值成份並不高。
現時QFII及RQFII額度由外管局審批額度,機構投資者買入國內債券後,可以債券基金形式讓零售投資者參與,債券通亦料為市民間接提供國內債券投資機會。被問及與其他債券交易渠道分別時,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稱,債券通將提供平台讓多個做市商提供報價,讓投資者進行比較。
證券業協會主席繆英源認為,要做到債市互聯互通,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應將辦公時間與中國內地,以及與國際結算系統看齊(Euroclear、Clearstream幾乎廿四小時運作),系統接納貨幣亦應擴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