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轉型慢 CEO認錯「倘不私有化 價值會越來越低」

百麗轉型慢 CEO認錯
「倘不私有化 價值會越來越低」

【本報訊】曾多次表示要轉型,但遲遲未有定案的鞋王百麗(1880),其首席執行官(CEO)盛百椒昨坦言,公司現時面臨業績不停下滑局面,最後更要進行私有化方便日後轉型,主要責任要歸咎於他。他承認百麗未能捉緊時勢改變經營策略,期望私有化獲通過後,可引入新的資金及人力資源,協助公司發展數碼化業務。
記者:江靖然

百麗上月底公佈私有化方案,有分析認為,私有化後公司將不受上市條例規管,轉型決策上會更易做;惟若方案不獲支持,「業務跌勢仲未見底,轉型不成、盈利減少,價值只會更低。」

百麗CEO盛百椒坦言,公司業績不停下滑,主要責任要歸咎於他。 李潤芳攝

對局面非常感慨

根據百麗公告,公司獲基金股東高瓴及鼎暉投資提私有化,作價每股6.3元,大行料私有化將獲通過。
對於外界有意見指私有化作價不吸引,盛百椒昨出席業績會時表示,定價屬合理水平,又指如現在不作私有化決定,公司價值只會越來越低,「若非公司有三十多億現金,定價可能不如現時水平。』
盛百椒坦言,對公司面臨私有化的局面非常感慨,指老闆鄧耀放權予他管理,「百麗有優秀的團隊……沒有及時預判(環境轉變),主要責任在我身上。」近年鞋類業務的同店表現不濟,盛百椒認為是由於性價比不吸引,加上銷售渠道過於依賴百貨公司,「曾用兩個月時間考慮降低售價,但怕影響短期利潤,所以無做。」
他續稱,公司錯過最佳時機發展線上平台「優購」,但指「京東等平台燒錢幾十億,就算我用幾百億,也找不到區別於他們的經營方式。」盛百椒重申,過去一直糾結於短期利潤受損及如何維持長期利益,令公司遲遲未能下決心、大膽嘗試轉型。
盛百椒強調,轉型要付出代價,業務未必能在短期內改善,亦稱即使方案不獲股東支持,未來亦會以長遠目標主導公司發展。他又表示,會於未來兩至三年協助公司過渡轉型期,未有正面回應會否考慮離開百麗。

去年純利跌逾18%

百麗公佈,截至2月底全年,純利按年跌逾18%至24.03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升2.25%至417.07億元;鞋類業務收入跌一成,佔總收入比例降至四成。期內,毛利率跌2個百分點至54.3%,派末期息每股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