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搞黑箱作業美政府公開資料大減

特朗普搞黑箱作業
美政府公開資料大減

美國總統特朗普(圖)上台以來,政府透明度大減,《華盛頓郵報》發現,大量原本公開的數據和資料,不是被華府下架,便是隱藏在網站內不起眼的地方。曾在奧巴馬任內大力推動政府開誠布公的民權律師艾森,批評特朗普開倒車,削弱公眾追究政府責任的能力。

由美國總務署管理的DATA.GOV網站,總匯了美國政府的開放數據資料,根據美國南方衞理公會大學法律學院的統計,在大約3個月前,即前總統奧巴馬卸任不久,DATA.GOV上還有195,254組公開數據可供搜尋,但本周數字已經跌至156,000組。專家指出,數據數目減少部份或因合併數據組和資料過時,但是如此大規模減少,不會是偶然事件。

移走動物權益執法紀錄

特朗普向來主張放寬對商界的監管,又對動物權益及氣候變化抱有懷疑,在消失或隱藏的美國政府公開數據中,違反職業安全、節約能源和動物權益執法等範疇自然成為重災區。
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在奧巴馬的時代,會定時公佈違反職業安全條例的檢控數字,並對違規企業採取開名懲罰,以儆效尤。不過,特朗普上台後,當局主動公開點名的個案劇減9成9,執法紀錄雖在,但散落在勞工部網站內不同位置。
農業部更索性把整個有關動物權益的執法紀錄移走。至於在環保局及內政部內有關氣候變化科研資料,不是被消失,便是聲稱在整理當中,公眾無法查閱。另外,白宮沒有再公佈每日訪客的資料,令到公眾難知特朗普和白宮官員見過甚麼人。
在美國政壇出名嫉惡如仇、人稱「不可以先生」(Mr. No)的艾森(Norman Eisen)形容,「特朗普政府似乎決心用加大碼的哈利波特隱身斗篷來包住整個政府」。有數據專家亦質疑當局傾向黑箱作業,無疑會令社會減少創新和進步的誘因,甚至有資方指特朗普政府的做法過了火,認同公佈違規企業名單的做法「始終有其好處,可以時刻提醒僱主要注意(職業安全)。」
美國《華盛頓郵報》

減透明度8招

1.白宮網站上支援敍利亞難民的民間連結消失
2.住房及城市發展部協助露宿者及禁止歧視資料失蹤
3.華府高官任命時獲得的利益衝突豁免資料沒公開
4.白宮不再公佈訪客日誌
5.勞工部大幅減少公佈檢控及罰款紀錄
6.農業部停止發放動物權益執法紀錄
7.環保局及內政部不再公開氣候變化數據
8.政府供應商減排排名失蹤
資料來源:《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