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百日維新」的最大建樹是簽發了50個以上的行政指令與備忘錄,如果以衡量公司執行長(CEO)的能力來衡量他的政積,當然是超標。但是在主要政策的立法與改革,特朗普卻處處碰壁,包括奧巴馬醫保改革(或推翻)在共和黨內都沒有共識、阻截伊斯蘭移民法案被法院否決,以及最後關頭將墨西哥邊境築牆的支出從預算法案中抽出。在民調支持率下跌至就職以來新低的36%後,為轉移國民的視線,毅然空襲敘利亞及施壓予財政部,在百日維新完結三日前宣佈其「稅制改革」的方案。
其實自從去年中特朗普銳意將其「有為」政綱與希拉莉的「無為」政綱作強烈對比開始,特朗普已經宣稱他的「稅改」將包含三個重要部份,第一個是將美國企業稅率大幅從35%下調至最低15%;第二個是減少個人入息稅的階梯至三個,分別為12%、25%及33%;第三是再度開啟2005年曾經使用過的「美國本土就業法」(Homeland Investment Acts),以一年期為限,容許美國跨國企業以極低稅率將海外盈利回調至美國。
由於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與之前的科網股爆破引發的經濟衰退,美國聯邦政府債務水平從GDP的53%一路上升至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67%,而在金融海嘯後受持續低增長拖累,再大幅攀升至GDP的105%。此後美國政府就債務水平上限不停立法增高,至2015年甚至放棄立法,而只以拖延方法確認支出方案,引致每次臨時預算案到期都會碰上政府停擺的風險。
雖然特朗普可以通過預算協調(Budget Reconciliation)去做稅改,避過參議院60票的大多數贊成的門檻,但必須遵守10年內不得增加財政赤字一大原則。筆者相信,財長姆欽將會堅持GDP將會因稅改而上升至3%的增長年率,因此稅收會提高的動態得分(Dynamic scoring),以說服國會在缺乏邊境稅收入及醫保改革支出節省下,赤字不會提高。不過,個人入息稅能否減至最低10%,以及企業稅率可否調低至建議中的15%實在有存疑。
稅改三部曲中,最容易通過的會是美國企業盈利回調的優惠稅率,並且可以立刻在下個財政年度推行,財政部將立法讓企業在下一個財政年度以極低稅率容許企業海外資金回調。2004年美國就曾立法(Homeland Investment Act),讓企業在接着一年的窗口內以5.35%的極低稅率回調海外盈餘,當年九成以上企業回調的現金皆用作股本回購及派息時,推高美國股市。不過,以財技推高股價,仍需經濟增長調合方能持續,2005年第4季美國GDP增長其實已經放緩至2.3%,2006年第三季更跌至0.6%,因此在該法案實施期內,標普500指數只升了9%。
筆者認為,減稅對經濟增長肯定有短期剌激,企業股份回購及增加派息並幫助股市短暫上升,問題是究竟自11月9日至今,美股升幅有多少已經反映減稅的預期。特朗普的風格是,每次在討價還價前都開出最高姿態條件,若稅改進展慢,或需大幅改高提出的稅率,則要慎防美股回調。
王良享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顧問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