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原本要去上海開會,但上機當日上海機場一片混亂,多班航班取消。我以為又是空管,原來是國產客機C919在浦東機場的首次飛行。這次首飛成功,中央和國務院也發出賀電,意味中國將全面投入大型幹線客機項目,有望打破外國飛機製造商的壟斷局面。
國內大小航空公司購買客機是通過融資或租賃?據統計,目前國內約65%以上的飛機是租賃的,租賃合約中,近90%是被外資公司控制,這是因為中國現時的民航客機供應是依賴外國生產商(例如:波音),順理成章,相關租賃合約「益埋」老外(例如:美國進出口銀行)。
在國家層面來說,無論面子、經濟、政治或保安理由,被外國控制國內民航市場,極不理想。所以隨C919試飛成功,中國將加大力度推進客機生產(聽聞C919已接到超過500架次訂單)和相關的國內飛機租賃(例如:工銀融資租賃,中銀飛機租賃)。
預測未來20年,中國飛機租賃市場將達3萬億元人民幣。香港政府也看到這塊「肥肉」,希望助長飛機租賃服務利用香港作為基地。除了美國之外,飛機租賃業務較多的地區有新加坡和愛爾蘭,他們的利得稅率為10%至12.5%。香港政府正在修例,把飛機租賃公司利得稅率由16.5%減半至8.25%,直接與其他國家競爭。
減稅是一種好方法吸引市場,尤其香港作為中國一部份,吸納中國飛機租賃市場更得天獨厚。但政府需要考慮兩點:(1)港元和美元掛鈎,美元進入加息周期,港元將很快跟隨,令租賃成本上升;(2)新的會計準則IFRS 16,所有飛機租賃將在航空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顯示(以往租賃飛機都在資產負債表外 Off Balance Sheet),債務淨額因而變高。回報率EBITA亦因為利息、折舊、攤銷的加入而減少(以往只反映租金)。
這兩點雖然不應該直接影響商業決定,但航空公司有可能因為加息或新會計準則,對他們的負債率和業績有所不良影響,而縮短租賃期或改為融資購買,所以必須考慮巿場變化。作為會計師,有一點是肯定的,以後飛機租賃以新準則入賬,肯定不能「放飛機」了。
鄭中正
http://www.fb.com/Raymond-Cheng-for-Council-10080682665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