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劈石】
將軍澳5幅綠化地帶改劃興建公屋的工程可行性研究顯示,有關土地位於山坡地帶,開發涉及建造斜坡和擋土結構,將軍澳村以北和魷魚灣村土地料需開山劈石,估計產生泥石量達54萬立方米,等於裝滿285個標準泳池,工程亦破壞7.7公頃、等於四成維園面積的次生林,內裏有多種受保護植物。
泥石可裝滿285個標準池
5幅擬改劃的綠化地帶,其中一幅在將軍澳村北面3.94公頃的山坡,提供3,700個公屋單位。土木工程拓展署承認,該地料砍4,700棵樹,產生約25萬立方米泥石量。
另一幅在魷魚灣村以西地皮,工程產生約29萬立方米的泥石量,可填滿153個泳池。而影業路以西北、昭信路以南和香港電影城以東的綠化地,泥石量較少,共約1.74萬立方米。
政府委託的顧問在2015年8月至11月期間進行初步生態調查,5塊綠化地改劃涉摧毀7.7公頃的次生林,內有受政府保護的石筆木、土沉香和香港大沙葉。受影響植物有列為極危等級的植物小果柿,報告僅稱在香港屬常見。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指,小果柿在台灣受到過度採集,導致野外樹木很少。
蘇國賢認為,綠化地的次生林境不差,其中3塊地發現羅浮買麻籐,一般爬在高大的樹木生長,反映植被甚少被破壞。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環評應衡量整個生態系統價值,促署方公開報告全文,讓外界全面了解動植物品種。
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稱,4個月生態調查已涵蓋雨季和旱季,評定工程對小果柿的生態影響為「低至中」,建議移植小果柿,而在該5幅用地內,並沒有記錄到具保育價值的蝴蝶或兩棲類。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