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母愛,就是不假思索的奉獻。蜘蛛女的三胞胎險在醫生建議下不能同生,全靠豪勇媽媽冒險得以成全下來;明愛醫院90名病童也有兩位「媽媽」,待他們如同骨肉,讓缺陷人生也活得有尊嚴;患有血癌的阿斌,病情一再復發,幸得媽媽全職照料,才能樂觀抗癌。母親節,媽媽和他們都有個聖約;無論順逆陰晴,親情永無缺。
雙職媽媽生活繁忙,既要應付工作又要兼顧家庭,明愛醫院的盧詠慈及戴麗青更是肩負「全天候媽咪」的角色,照顧家中子女之餘,日常在醫院則照顧近90名有智力及發展障礙的兒童,可謂非凡媽媽。她倆笑言,只要能見證及陪伴醫院小朋友成長,何時是母親節、慶祝的形式,其實不重要。
盧詠慈是兒童復康發展部的護士,過去23年都擔起照料弱智兒童的重責。47歲的她,在家是一子之母,在醫院也是近90位需長期住院病童的「母親」,「對住佢哋嘅時間仲多過屋企人」。她說,希望透過日常工作,用行動證明有發展障礙的兒童,並不是只能終日卧床,浪費社會資源。
「睇住佢哋成長 每日都係母親節」
初入職時她不太懂得如何給予適切照料,直至翌年一名四肢痙攣、有智力問題的4歲小男孩入住病房,令她徹底改變想法。該男孩初時與其他小朋友一樣,十分怕陌生人,但兩星期後,她從男孩似是而非的語言及動作中,摸索出他的想法,「佢會指住某一邊『呀、呀』叫,我先發現原來佢提醒奶樽空晒要斟,有時佢又係『呀、呀』咁嗌,原來係提醒我哋醫生嚟巡房」。
這孩子讓她學懂珍惜與病人建立的關係及信任,「我結婚嘅時候,都係搵佢做『花仔』」。她笑言,即使誕下兒子後,「有時覺得自己個仔都冇佢哋咁親」,每逢大時大節,都會帶該男孩回家一起感受天倫樂。
數年前男孩因病離世,「有時睇番啲相都會好大感觸,其實foresee(預料)到佢哋始終會死,但都想佢哋活得有尊嚴」。她堅守着這個信念,在病房當一位稱職的另類媽媽。今年的母親節,她一如往年留在醫院,與近90名留在病房的小朋友度過,「其實睇住佢哋成長、學行學喊學笑,每一日都係母親節」。
與盧詠慈一樣是非凡媽媽的,還有該部門健康服務助理戴麗青。育有兩名子女的戴麗青,服務發展障礙兒童近12年,見證過不少兒童留院至18歲後,轉往成人院舍繼續生活,「我係好唔捨得,都會不時探佢哋」。她表示,該些兒童多有心理障礙,懼怕陌生的人和事,亦不懂得表達自己,「所以佢哋肯笑、肯掂你,係好有成功感,就算你送嚿錢畀我,都冇咁開心」。戴麗青表示,只要看到他們的笑容,何時是母親節,根本不重要。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