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經濟增長連續兩季超過3%水平,更創2011年次季以來最大增幅。政府昨公佈,首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實質增長4.3%,優於市場預期的3.7%。政府指首季升幅顯著,部份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數偏低;數據亦反映經濟環境持續改善,維持全年GDP增長2至3%預測。
統計處公佈,經季節性調整後,首季GDP按季增長0.7個百分點至4.3%。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解釋,去年首季外圍環境惡劣,拖累本港經濟表現,令該季GDP增長僅得1%。惟自次季起經濟呈現向好勢頭,帶動本港GDP回升。
本港整體貨物出口於首季按年增長9.2%,受惠環球需求持續改善,除新加坡外,主要市場包括內地及美國等均錄升幅。因各地經濟氣氛好轉,服務輸出增長加快至2.6%,上一季為1.2%;雖然旅遊服務仍跌1.2%,但跌幅連續數季收窄,主要因為訪港旅客人次回復增長。
股市旺帶動消費
私人消費則按年升3.7%,水平與上季相若,政府指首季股市表現理想,帶動個人消費意欲;整體投資開支顯著增加9.6%,因季內有多個工程及樓宇項目陸續開工。歐錫熊稱,普遍大企業對前景持正面想法,有意繼續招聘員工,而本港市民收入亦持續有改善,基本通脹溫和,預期全年基本通脹率為2%。
他表示,雖然環球經濟仍存下行風險,包括美國加息步伐趨正常化、歐洲各國政局存不確定因素等等,但本地需求穩定加上出口表現復蘇,營商氣氛轉好,維持全年GDP增長2至3%預測。歐錫熊續指,市場分析預測今年增長約2.1%至2.2%,故不認為政府預測偏向保守。
■記者江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