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辦的兩間華仁書院,校訓耐人尋味,原語為拉丁文「In hoc signo vinces」,中譯「以此徽號,汝可得勝」,至於英譯,九龍華仁是「By this sign, we shall conquer」,香港華仁則是「In this sign, you shall conquer」,到底是By抑或In?是we抑或you?問題可分兩層討論,第一層看拉丁文:vinces是第二人稱單數將來時,直譯是「你將得勝」,英譯該用you;In hoc signo,意思是In this sign,不是By this sign,問題是In this sign雖文法正確,意思卻不太通。
真正答案在第二層:那句拉丁文的來源。公元312年米爾維安大橋戰役,君士坦丁一世與羅馬帝國皇帝馬克森提烏斯決一死戰,君士坦丁陷於苦戰,於是向上蒼禱告。據教會史家優西比烏(Eusebius)《君士坦丁傳》(Vita Constantini),君士坦丁祈禱後,午後天空出現異象,他和所有士兵都親眼目擊。當時太陽之上有十字架,其下題字:「以此克之。」原文為古希臘文「toutoi nika」,直譯為英文即「By this, conquer」。君士坦丁百思不得其解,是夜夢見基督,叫他複製天空那十字圖案,即有護身符之用。君士坦丁於是令所有兵士在盾牌上畫上那神聖圖案——即希臘文「基督」(Christos)一字的首兩字母Chi和Rho交疊,形似把Ρ字穿過Χ字的交會點——果然戰勝。那句希臘語後來被譯成拉丁文,卻誤加一個In字,扭曲了原意。現在我們再看華仁校訓,原來最符合典故原意的,是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