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陣舉辦的7.1遊行已經持續十多年,亦被不少朋友譏為民主派行禮如儀的「春秋二祭」。然而,這個節目今年卻遭康文署拒絕批出場地,因「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以「慈善團體」名義申請舉辦活動,而活動主題竟然是與慈善摸不着邊際的「科學科技展覽會」。
提到「各界」和「委員會」,不少香港人都會聯想到六七暴動時,由工聯會組織的「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如何有組織地發動工運和放炸彈,導致大量香港人無辜傷亡。在六七暴動的那一年,香港受左派引起的暴動影響,確實是損失了裏子。然而,與香港比較起來,事件令中英關係陷入低谷,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中國取得外匯的主要途徑,是既損失面子,也損失裏子。
一群因恐懼北京文革風暴會波及自己、全然只顧自身利益的人,企圖把香港推向動亂的局面,不只為香港帶來損失,更直接為中國帶來損來。因為自中共成立以來,在香港的部署和培訓工作,幾乎都因暴動報廢。左派組織和據點被港英政府大力掃蕩不在話下,就連本來對工人遭遇帶有幾分同情、對共產黨帶有幾分幻想的人,都在經歷多次「真假菠蘿陣」後破滅。
不論是有份參與暴動的人,還是受暴動牽連的人,還是暴動的受害者及其家屬,都在六七暴動中受到傷害。在暴動過後,普遍香港人皆出現恐共、抗共情緒;那些牽涉暴動而入獄的年輕人,亦因失去自由和留有案底而對社會心生不滿。這樣的情緒和心理陰影,甚至延續到九七之後,甚至可以說,如果六七暴動沒有發生,鬥委會沒有成立,中共收回香港主權的過程,想必容易得多。
事實上,香港人對於港英政府的信任和對香港的歸屬感,都因為暴動而慢慢建立起來。在中英就香港前途進行談判時,英方可以將香港的人心和民意作為談判籌碼,令中方吃盡苦頭。如今,當習近平要走強硬路線,梁振英卸任化身為「太上皇」,有多少人是為着自身利益,而利用「各界委員會」的名義,去做損害國家和香港利益的勾當?倘若北京不希望損失面子的同時,又損失裏子,那就必須有足夠的決心,停止把中共的一套施行到香港的一制上。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