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姦劫案姓林疑犯9歲起已犯案,累積逾30次案底,曾多次進出監獄。今次被捕後於羈留期間離奇死亡,犯罪學家黎定基指若疑犯確是吊頸自殺,主因有二,一是可能本已性格孤僻的疑犯早感絕望,加上不堪社會指摘的壓力,遂選擇自毀;二是曾與女受害人傾談數小時的疑犯,可能認為是與女事主發生性行為,但否認涉及強姦,他被羈押時因擔心會被控重罪遂自殺。
倡社工長期跟進女事主
由於案件無法開審,黎指死者是否被冤枉將永遠成謎。但黎指從死者寓所鐵閘上早掛滿防止外人窺探的布簾,以及有毒癮的疑犯半生曾因犯罪多次進出監獄的事實,相信死者早拒絕與外界接觸,並陷於孤立及有自毀傾向。假若死者確實是犯案者,他案發時與被綑綁的受害人傾談數小時的過程中,可能會因比較兩人的際遇,令疑犯更沮喪及有強烈自毀感覺,致犯下更嚴重罪行。黎又不排除由於案發後傳媒廣泛報道加上外界強烈的指摘,令疑犯生罪疚感甚至死念。
黎定基認為今次姦劫案的疑犯,從各方面來看都有自殺的可能,惟調查警員可能因知道疑犯有多次案底,誤以為對方自殺風險低致警覺性不足,終發生不幸事件。黎定基提醒縱然疑犯離世,被性侵女受害人亦未必能釋懷,因案件早帶來肉體及心理傷害,故女事主仍需社工長期跟進協助。
■記者陳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