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諮詢規管電話促銷

政府諮詢規管電話促銷

【本報訊】有急症室醫生早前撰文披露,曾有車禍傷者妻子誤當急症室「3」字頭來電是促銷電話,至第18次才接聽,引起公眾關注,促銷電話擾民而且影響正常通訊。政府原定去年內就規管人對人促銷電話作公眾諮詢,但延至昨日才落實,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在諮詢文件中建議3個規管方案,分別是行業改善自行規管的制度、推廣來電過濾應用程式,以及立法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

設登記冊恐損從業員生計

3個方案只有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需要立法,此方案下,電話用戶主動登記等同表達拒收意願,任何行業均不得向相關號碼打促銷電話,否則促銷者須承受法律責任。當局認為此方案有較大阻嚇力,但對境外打入、採用轉換來電號碼及網絡電話等技術的促銷者,執法難度將大增,此方案亦可能直接影響本港約7,000名促銷電話從業員的生計。
另外兩個方案則不牽涉立法,政府料落實時間較快,其中一個方案建議由指定商會,制訂不同行業的實務守則,但只涵蓋商會成員,亦依靠行業的自律和決心。另一個方案則建議由政府撥款,跟市面已有的智能電話來電過濾程式軟件公司合作,改良程式並大力推廣,不過,此方案成效取決於市民舉報是否準確及時,而固網電話及部份手機型號,也無法安裝使用。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設立法定的拒收訊息登記冊,是比較有意義的做法,相信公眾亦會認為比較可取,因為現時業界已有自願遵守的守則,但成效不彰,而不少人已經各自下載來電過濾程式。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則強調,政府現階段對規管方式持開放態度;政府昨日起展開為期兩個半月公眾諮詢,市民在7月31日或之前可書面提交意見。
■記者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