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變:美國經濟表面風光 - 劉智傑

金融百變:美國經濟表面風光 - 劉智傑

美國三大指數,道指及標普指數在過去兩個月內在高位徘徊,有回吐也不大。納指在科網股盈利帶動之下,屢創新高,美國股市表現突出,經濟實情是否真的如此?
上星期五美國工商部宣佈今年第一季GDP年增長只有 0.7%,是三年來最低增長的一季,比較去年第四季的2.1%大幅滑落,到底是甚麼樣的一回事? 眾說紛紜,獨欠合理解釋。
聯儲局於星期三晚上的會議後,一如市場所料,維持利率不變,認為經濟放慢只是暫時的現象,並不影響6月加息時間表。星期五晚上非農就業新增職位21萬超預期,失業率九年低位,表面看來似乎真的不錯,但筆者偏喜歡從上市公司業績找答案。
Capital One是一間專門提供個人貸款的信貸公司,客戶大部份是次一級的信貸對象,貸款形式包括循環信用卡貸款及汽車貸款。過去一年的業績,削去壞賬超過全部信用卡貸款的5%,壞賬儲備提升至差不多20億美元,不可謂不厲害。

另一間上市企業Synchrony Financial,最大單一的私人品牌信用卡發行者,剛宣佈壞帳與前季比較,上升了21%至13億美元,股價當天暴跌16% ,壞賬勾銷超過 5.03%,自2012年最高。
此兩間從事個人貸款的上市公司的業務近況,反映出美國個人經濟的困難,美國的低失業率及較高的周薪,惠不及於普羅大眾,要美國經濟大好,距離還遠。而且六大汽車製造商在4月的銷售全部下跌,詳情不用筆者多說。受銷售影響,新車價格及二手車價明顯下降,壞賬勾銷也會隨着各大汽車財貸公司業績宣佈而曝光。美國實體經濟,大數據顯示表面風光,實際千瘡百孔,美國經濟向好局面難持續。

劉智傑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