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症心肌炎夾擊 女教師命危遊日後發病 急需換心

退伍軍人症心肌炎夾擊 女教師命危
遊日後發病 急需換心

【本報訊】本港再多兩宗退伍軍人症個案。其中一名病人是48歲、居於九龍灣德福花園的女子,上月到過日本旅行後證實染菌,現時留醫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殆;據了解,她同時出現急性心肌炎,心臟功能僅剩10%至20%,要植入心臟起搏器及體外心室輔助裝置,並需換心續命。
記者:于健民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該名48歲女子居於九龍灣德福花園A座,過往健康良好。上月12日至23日偕丈夫到日本旅行,回港後於28日有發燒和呼吸困難徵狀,翌日入住聖德肋撒醫院接受治療,臨床診斷為肺炎,並再於上周四轉送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目前情況危殆。據了解,患者為一名中學教師。
中心表示,病人的尿液樣本證實含嗜肺性退伍軍人桿菌血清1型,已展開流行病學調查,找出可能的感染源頭。據悉,患者與丈夫曾到過日本富山縣的立山黑部等地方,其間沒有浸溫泉或接觸公用水龍頭等可能藏有退伍軍人桿菌的東西。同行丈夫則沒有出現病徵。
據了解,該女病人除感染退伍軍人症,亦患急性心肌炎。上月29日入住聖德肋撒醫院後,血壓水平非常低,心跳持續紊亂。翌日,該院醫生指病人的心臟有血管受細菌感染,需接駁心臟起搏器,並安排在上周四轉送附近的伊利沙伯醫院,醫生診斷她有急性心肌炎,需接駁體外心室輔助裝置,輔助心臟泵血功能。

受感染女教師於上周四轉送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

66歲翁同染菌

據悉,醫生曾告知家屬,病人的心臟功能只剩一成至兩成,其他器官功能亦開始衰竭,需洗腎及用氧氣機,並要換心續命,但醫生至今仍未能證實心臟衰竭源於退伍軍人桿菌。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拒絕回應病人的心肌炎是否源於退伍軍人症,僅指會密切監察病人情況及提供適切治療。
另一宗個案涉及一名66歲男病人,他有長期病患,居於長沙灣元州邨元禧樓,現於明愛醫院留醫,情況穩定,臨床診斷為肺炎,並無外遊紀錄。
連同上述兩宗個案,衞生防護中心今年已錄得20宗退伍軍人症個案。此病過去3年分別有75宗、66宗及41宗。去年6月一名59歲男子感染退伍軍人桿菌後死亡,衞生防護中心其後發現,死者曾經入住的聖德肋撒醫院病房,多個水龍頭的退伍軍人桿菌超標。
退伍軍人桿菌適合在20℃至45℃的溫水中生長,可存活於水缸、冷熱水系統、冷卻水塔、按摩池、噴水池等不同水源。病人有可能因吸受污染水點和霧氣感染,患者會出現發燒、乾咳、呼吸困難、頭痛等病徵,病情嚴重時可致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