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KOL不一定平

星展:KOL不一定平

【本報訊】觀眾吸收訊息習慣由傳統媒體轉為網上,業界用人策略亦有轉變。星展銀行不但找藝人,去年起亦開始請「KOL(Key Opinion Leader)」拍廣告,例子除了有《100毛》的「偽人」外,亦有網路紅人達哥(林慧韡)等,其廣告於Youtube及facebook等平台至少十多萬點擊率。
星展銀行市場推廣及傳訊執董李詠潔指,用藝人及KOL角色有一定分別,「藝人係endorse一個brand,KOL就短暫啲。」她認為至目前為止,用KOL效果亦甚為理想,但不願透露兩者酬金相差多少,只稱不能誤解以為KOL一定平,價錢須視乎知名度及粉絲人數而定。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則指出,由於粉絲對「KOL」具有一定忠誠度,效果會較預期理想,但「唔會係咩類型廣告都得,例如化妝品、電子產品咁就可以,但地產、銀行等就未必」。
他認為,未來廣告趨向數碼化機會很大,對傳統媒體造成威脅,現時雖然不少信用卡都轉用網上廣告,但仍屬小規模投放,如果公司要顧及品牌形象,暫時仍要靠傳統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