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評論:持五張卡閒過立秋

財經評論:
持五張卡閒過立秋

讀者們一向關心信用卡優惠,尤其近年銀行頻頻推迎新優惠吸客,打開銀包一張卡儲哩數、一張卡去旅行簽外幣、一張卡入Lounge,開卡賺優惠已是常識吧。雖然去到「達人級數」手持30張卡亦是等閒事,但正如子華神所言:「卡唔使多,一張又如何?」普通人手執5張信用卡,可能已經頂晒磅。
自從2003年爆發沙士後,本港經濟大致又經歷一個興衰起跌的周期,翻查金管局數據,2004年全港只有不足1,000萬張信用卡,但數字一直保持增長,即使2008年曾引發金融海嘯,本港信用卡數目亦不跌反升,一直升足12年至2015年高峰期的1,710萬張。不過,升勢直到去年底離奇「斷纜」,回落至1,660萬張,兼錄得較明顯的2.9%按年跌幅。

1,660萬張卡是甚麼概念?信用卡理論上限有穩定工作客戶申請,若粗略以最近13年的本港勞動人口數字計算,自2004年起人均持卡量由2.6張,一直穩步上升至2014及2015年的4.4張,直到去年回落至4.2張,始終未能突破一手揸超過5張卡的關口。
若非本港經濟突然明顯轉差或人口結構大幅改變,信用卡數目下跌或多或少已反映市場漸見飽和,再加上去年銀行實施新例,發卡後18個月內都沒有動用的信用卡,將會被自動cut卡,淘汰了一堆已被人遺忘的信用卡。
此外,雖然開卡賺迎新優惠不難,但除非卡戶其後願意真金白銀付年費,否則長期持有5張常用信用卡亦非易事。不少卡戶一見首年優惠已過,往往會因為要繳付年費而主動cut卡,若然銀行堅持唔waive,莫說年費要逾千蚊一年,即使只是100蚊,相信大部份卡戶都會即cut,反正多等一年又將再次變回新客申請,繼續賺迎新優惠,大概一手5張卡已是一個循環。

記者:陳洛嘉